之前看到刀郎的《罗刹海市》全球播放量竟然达到了100亿+,成为了全球播放量最大的一首歌曲。究其原因其实《罗刹海市》这首歌不仅仅是一首歌,如果只是简单的一首歌能够覆盖和喜欢的也就是喜欢歌曲的人群,而且仅仅罗刹海市的歌曲的风格,只在音乐爱好者中其实数量也不会太多。但是这首歌最厉害的还是歌曲中包含的那种独特的讽刺意味,歌曲的歌词可以带入到很多行业、很多人、很多政治中去,可以利用这首歌来反面嘲讽那种指鹿为马、荒诞不羁的行为。当一首歌赋予了很多其他的意义后,它的“用处”就被无限的扩大了。它的受众面也就极大的增加了。所以造成了罗刹海市成为了全球第一播放量的歌曲。这是一次非常经典的商业突袭,虽然刀郎可能是无意识的,但是它是非常符合逻辑和商业规律的。
回到学习,学习很苦,学习也很枯燥,但是为什么有些老师能够非常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甚至有些老师还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他们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我认为是这些老师找到了类似《罗刹海市》的方法,那就是赋予学习更多的意义。比如赋予学习更多的崇高的目标。但是我们会发现,设置目标这种在大孩子身上更加容易取得好的效果,而小孩子则不太好。小孩子很难利用什么崇高目标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因为这些崇高的目标其实对小孩子来说还是非常遥远的。比如考取一个非常好的大学,他只是一个小学生,考一个好的大学的动力可能比给他一个巧克力更差。所以我认为,要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关键还是要给学习赋予其他更多的属性,用更多的正向的力来增加孩子的学习动力。
回到美术课,美术课本身孩子还是非常喜欢的,因为本身没有语数外那么枯燥。压力也小,作业也比较佛系。但是孩子学习的成果上还是非常有差异的,学习动力强的孩子的作业是明显好于随便画画的孩子的。所以增加学生在美术课上的学习动力是提高学生质量非常重要的一点。如何提高?我认为也可以使用一些手段来增加美术课的学习动力。
一、通过比赛的形式增加学习动力
如果仅仅是平常的课,学生的作业情况是70分,如何能够让他们集体提升分数呢?我觉得可以加入比赛的形式,一种是班级内的比赛,比如看看谁的作业更好?这个层次比较低,效果可能是增加1分2分。也可以进行班级之间的比赛,比如上次我让孩子画花挂毯,我就跟孩子们说三(3)班的孩子画的特别棒,他们最终班级获得了7个A+(在我批分中A+等于是100分)然后我说,我觉得我们班平时的绘画水平是高于三(3)班的,你们觉得你们可以获得多少个A+,他们都比较激动,画的也非常努力,最终获得10个A+。
二、通过奖励提高学生的动力
奖励这一形式是非常常见的,也是老师们一直在利用的。一种是实物奖励:比如可以画的好的奖励一个小奖品什么的,但是这个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奖励了一次,后面可能你不奖励他们动力就会变小,甚至比原来还差。所以还是要谨慎、不能随便进行实物奖励,如果要进行实物奖励,一定要有规则,还需有坚持和一些财力的支持。还有一种是精神奖励,比如对班级进行分组,通过那个小组表现好进行评选优秀小组,奖励流动红旗这种精神奖励也是不错的选择。
还有一些,比如通过游戏升级、表扬、通过批评,甚至通过激将法等等,只要你运用得当,将不同的方法融入在一堂课中,学生的学习动力必将大大被激发从而画的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