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假若我问你,这世间有哪些美好的事物,爱情,定然是个不可或缺的答案。它可以天真如“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可以挚爱如“一日不见,思之如狂”。推开小轩窗,接着昨夜星辰昨夜风,再一次来咏叹李清照的爱情直教生死相许的最美的样子。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是她优雅而矜持的风度。“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记录了她无忧无虑的往昔。而后期的她生活却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般萧瑟凄凉。
她的人生更好比“一夕落花漫汀洲,流离愁苦几时休?”这般不易。生怕离别怀哭,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她便是大家所熟知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曾记否?那年美人迟暮山河破碎,李清照望着窗外的缕缕云烟,脑海中一幕幕悲欢离和的往昔跃然掠过……她小的时候,便文章落纸,人争传之,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家里对她的管束也不甚多,常与长辈文宗来往,也有少女心性,养花弄蝶。时光荏苒,正值碧玉年华的她出嫁了。丈夫赵明诚刚刚二十一岁,还在太学念书,那时的他们生活分外贫苦,每每到了放假的日子,就会去当铺里当掉衣服,换些钱来。有时漫步在相国寺里,买些果子、碑文,或举杯邀明月,或诗酒度年华……
而如今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她久久看着桌上的几卷书,怅然提笔,写下一段生平:那年,他步入仕途,我们粗茶淡饭,用省下的银子一起行山游水。碰到好的金石碑文,奇画古卷,也会想方设法买下来。虽然那些时候生活很是清贫但仍却有很多不可言表的快乐。后来他步步升迁,我们衣食有余,也有更多的闲暇勘校古卷。有他在我身边,终究是欢喜的。那些日子里,家里几乎所有的银子都用来买书。往往我和他一开口,便能知道彼此要说的是什么。我们相视一笑,只觉得这比声色犬马要快活多了。
冥想: ——
我自小便钟爱大雪。大雪满山时,顶笠披蓑,登城远眺,寻觅一丝诗意,我几十年都乐在其中。他跋涉在雪里愁眉苦脸,跟在我身后,既担忧我的身子,又担忧晚上的难关。至靖康年间,金人犯京。我四顾茫然,望着满箱书文,恋恋不舍,怅然久之。那年我们渡江南下,丢下了厚重的书籍,重复的画卷,无落款的古器。却还是太多,只好再丢掉平庸的画作,太重的器玩,仍剩下十五车书册,渡江而下。剩下的东西,我和他把它们锁在青州的十几间房子里,他拉着我的手,说我们明年开春可再来拉。
我点点头离开了,没想到当年冬日,金人已陷青州。那十几间屋子,已皆为灰烬矣。那几年里,我丢掉了书卷,他也连日奔波,要独自赴召。我还记得他坐在岸上,一袭葛衣,精神如虎,目光灿灿,望着舟中的我挥手作别。我没由来的心里慌张,便问他,如遇难,何以对?他淡然的说到,凡可弃之物皆以弃之。后来我才知道,我那些心里的慌张不是关于我,而更多的是关于他。我昼夜赶了三百里,只见到病入膏肓的他。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只能静静感受这个与我一起走过几十年的生命逐渐远去。
回光返照的时候,夫君取笔作诗,他望着我,似乎还想说点什么,最终也没有说出口。绝笔而终。我生了一场大病,像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丢失了。病中辗转各地,那些年积累下的书,又散为云烟矣。此去经年,我和亡夫一起买下的书册被官兵搜捕,被贼人偷取,渐渐只剩下十之二三。是我福缘不足,留不住它们,还是他心心念念,要带它们去往黄泉?偶尔翻阅书册,还能见到他的笔迹如新,而他墓前的树木,已长至合围了。此时距他离世,也已有六年之久。我没能帮他做什么,只好为我们同写的书再题后序。
许多年以后,窗外又下了大雪,李清照没有出门,却平白多了一分惨淡的诗意。“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