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这是个杀熟的世界。如果熟人不害你,其他人很难下手。
第二,武大郎为什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期盼潘金莲可以回心转意,因为弱者以为人人都有良心,其实,对方有没有良心,取决于你是否值得。
第三,聪明人和智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聪明人是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而智者是避免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第四,如何秒懂人性最根本的底色。不听课,不看书,看看动物世界,就明白了,动物与人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动物知足不知耻,而有些人却可以做到不知耻也不知足。
第五,在家的时候,我们的纯真和天真是可爱的。但一旦步入社会,你的纯真和天真就是成了别人的牺牲品。
第六,有些规则我们看似公平,其实它保护的不是弱者,他只是站队在那些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操控者手里。
第七,为什么要对这个世界祛魅,因为你畏惧的大多数人,其实你都得罪得起,你担心的大部分事儿,其实基本都不会发生,你强忍着说不出口的那些话,即便说出来,其实也不过如此。
第八,几乎所有人都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刻,后悔的都是,我没有做过什么,而不是说我做了什么。
第九,家庭的核心不是感情,而是经济,贫贱夫妻百事哀,这话不会错,这是无数过来人总结的真相和精髓,婚姻的本质,它就是利益捆绑,为的结合双方的利益都能够增值。所以,智者认真搞事业,用自己的价值博得家人的认可和满意,弱者才会拼命的强调感情,用道德绑架宣誓主权。
第十,人性就是穷困潦倒时,看什么都偏激否定,甚至凶残,可一旦他变富裕了,就会变得宽容随和,真的应了郭德纲的那句话,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第十一,社会的资源永远都有限。尤其是好资源,好东西都是要靠抢的,只有弱者才等着分配,期待公平。
第十二,检验一个人是否成熟,其实看的就是他能不能包容两种甚至两种以上跟自己截然不同的观点,而且还可以正常的去行事。
第十三,你最要小心的,就是那些整天在嘴上挂着仁义道德的人,他张口就是利他,闭口就是付出,但内心盘算的却是自己怎么收割,和自身的利益,越缺什么,他越刻意想要展示什么。
第十四,思想不在一个维度,微笑就好,三观不在一个层次,转身就好,真正的强者都独善其身,不成熟或者是非者才喜欢扎堆。
第十五,人生最好的老师,不是建议规划,或者说管教,而是南墙,只有吃亏了才能让一个人快速成长,人教人不会,事教一次就够了。
第十六,世上最无药可救的,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那些死读书,认死理的人。他们掌握了一些冠冕堂皇的书面原则,自诩博学,试图让这个多维多变的现实社会去迁就他,甚至硬套那些脱离实际的书面道理来道德绑架他人,有知识,无智慧,其实对这个世界的破坏力更大。
第十七,什么是弱者思维,一旦遇到不能理解和复杂的局面,他就会习惯性的退回到自己的思维舒适区,反过来还去议论他人的人品和道德,其实,议论是非者本是是非人。
第十八,世界没有什么好东西是你的,你只不过是这个世界的体验者,或者说是暂时保管的人罢了,我的这个话,其实它是个伪命题,即便是生命,我们随时都有可能被收走。所以做人,不要太执着于一些人和事,你会很累。
第十九,决定一个人前途和命运的,表面上看上去是你的能力,努力和机遇,其实更重要的是他和谁形成了利益的共同体,我们平时看到的那些风光人物,基本上都是某些利益集团在背后的托举,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
第二十,一辈子都在省着攒,不论多抠,钱,还是没存够,一辈子都在忍着,让着,怕着,不论多小心,人还是得罪了不少,一辈子都在读着写着悟着,不论多聪明,亏还是没少吃,一辈子都在觉醒中,成熟中,成长中,不论多淡定,遗憾还是会有。回头看,除了苍老的容颜,渐长的年纪,满腹的心酸,还有什么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所以做人呢,想开了,看开了,真正释怀了,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无论钱多钱少,都要有能力让自己快乐起来,这才叫生活。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才不枉此生。
以下20条能听懂,12条以上的,属于中上等的认知。
听懂16条的是独立的清醒者,那20条都能理解,并且深有感悟的,绝对称得上是真正睿智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