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茹云
如今,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拼。拼钱、拼房、拼车、拼实力还要拼颜值。现在再加上一个“拼爹拼妈”。中国的父母是有太多的鸡血在这方面奋斗着、亢奋着、无悔着…
我爱你,我可以给你生命。我们做父母的心底最无私的爱莫过于此。城市的快节奏生活,让我们少了独自带孩子的耐心,于是我们的父母帮着我们承担起了抚养着下一代的重任。他们举迁舍痛的离开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故土,来到陌生、孤独恐慌的大城市。在这里他们比我们要看得开、想的宽。因为,他们的老年生活在儿女跟前做什么都是愿意的。更是值得“拼”。
我们的父母也在拼。
我的孩子是我一手带大的。心里也会委屈孩子没有人帮衬着带。曾今还羡慕人家的媳妇有婆帮。如今,我心里比较有底:孩子还是自己带最重要。婆婆身体多病、无法适应城市的生活是最棘手的问题不说。更难为的是我们抽不出更多的时间照顾老人。老人还是有自己的生活更好。婆媳保持距离反而更像亲人。问题,还是需要我们亲自解决。
在许多的家庭中,爹妈来了,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搞我们的经济实力。只是两代人的教育理念和生活习惯的摩擦,父母儿女之间的问题随之多了起来。苦笑又很无奈。我们各自有各自的委屈。好像我们就没有别的办法去化解这种不同的爱。
朋友的父母就是从东北过来的,为了帮他们照顾孩子让他们安心上班,连老家的房子都卖了,十几万放在儿子的手里,好让他们过得轻松些,最起码房贷能早还了。孩子可以找一个好学校的钱是不用愁了。为了下一代,上一代人拿出了他们最后的保障。牺牲的不是那些钱还有更多的愿望。只是,不知道这儿孙们能体会到吗?
我们初为人母的都在拼。
前年的暑假,我们谈论最多是:你家孩子去哪个小学?片区的还是高价的私人学校?你要不要花钱找学校?
“嗯,我的脑子蒙了。怎么,要花钱?花多少钱?”七万五,只要你敢花,我就能给你找人。
“那个XX附小不错,得多少钱尼。”十 万!我无言以对。
说句不好听的。上班族的心酸史我们经历的不只是一点,囊中羞涩的我心底直打鼓?孩子咋办?一句话让我们当父母的往死里拼: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于是,我们有了更多的理由为孩子争“一切皆有的可能”。努力的挣钱,忘了身体和灵魂。无畏的攀比忘了需要和陪伴。于是,学区房、名校、星级班的老师、火箭班占据我们孩子拼的最好理由和结果。而我,只能安慰自己,耐心的告诉孩子:以后,还要靠你自己去努力了。
然而身边的人更甚者大有人在。实力是一方面然而心里没底、小时候受过罪才是根源。现在的学校风气吹得比比皆是,即使在应试教育的改革中,还是有老师上课不讲重点、下课猛补推荐的补习班。让很多家长痛恨的是:这样嚣张的补课现象如今是普遍现象。补课费如海水一样的猛涨,你说我们不去拼,怎么有好的教育资源。
如果,我再有些实力我会重新选择一次。
身边的这样的父母多了,也就司空见惯,大有一波胜一波架势。我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一些问题:现在孩子都还小,未来我们能看到什么?我们到底为孩子做了什么?是不是学区房的孩子就更有机会?是不是好老师带出来的学生总是不一样?是不是花钱的名校更有出路?是不是接送孩子的好车让我们更有面子?是不是…
我们的孩子更在拼。
现在学校教育是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虽然大到国家小到我们的每个家庭,都在喊着给孩子“减负”,可是,我们只能充楞一样装作看不见。周六日我的孩子都有兴趣班(还没有上开补习班),孩子上兴趣班是自己非要上的,理由是:我们班孩子都报了课,我不上不行。老师选干部都是挑有特长的尼?
“我无语,交钱吧”。(后来知道是老师推荐的)。孩子都这么上进我们做父母能不支持吗?他们自己都牺牲宝贵玩耍的时间我们有什么理由。
而我同学的孩子是一周四天都有兴趣班:英语、书法、跆拳道和游泳课。
我说:孩子,太累了。别报那么多。
“除了英语课是我们让上的,其他都是他自己挑的。”朋友还非常淡定的说。
“人家都是天天下课去学,报的更多的大有人在”。
如今的孩子是比我们更有成长感危机感零零后。眼前的路都不是想象而是现实的残酷。“孩子,你还要靠自己更多些。”我只能给九岁孩子讲这么多。父母的条件不是铺向你人生成功的航母,应有尽有,我们也仅仅是你一个指向标而已。
我想了想专注从自己的家庭开始,转向从孩子内心真正需要的着手。
因为,我自信,孩子绝不会软弱;我奋斗,孩子绝不会一事无成;我陪伴,孩子内心少了孤独;我乐观,孩子更容易快乐。
经过几年的有意识学习,我对“为了孩子拼”有了更多的正视:我们无法忽视现在存在的“现象”腐蚀我们脆弱的内心,但也不会随之任流完全跟风;没有的安全感是因为我们总是被表面现象吓坏了。“其实,现在最应该学习的是父母”我承认我们必须从自己开始。我们无法改变大的环境却能改变自己的小世界。通过自我的改造做孩子们的力量榜样。
拼搏,不是无所惧的;我们有所负担总要承担我们的责任。可是,面对这么多的不安定、太多的愿望加以在我们下一代身上,他们真的会有你“拼过”好的结果吗?我们要学会理智清晰的去看这些问题。我们不相信是因为我们被当下的“环境”而失去的信心。请相信,每个人的每段路都是要自己一步一步的走出来的。给我们自己时间蜕变自己,让孩子不在焦虑和紧张中成长。都放开一下对方,我们彼此都能放松起来。
其次,每个人的生命都需要珍惜的。珍重!我们拼的不在是孩子的人生,而是自己的人生。
2017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