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带了个小学三年级升四年级的学生,是一个男孩子,看起来很是干净清爽。他皮肤白嫩,脸上基本上找不到瑕疵,每天衣服搭配也不错,再配上这个年纪的孩童气息,一般人看了都比较喜欢。
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问他先前咨询交代他的试卷做好了没,我本打算通过试卷来初步了解这个孩子的数学掌握情况。“第一面做好了,第二面还没做呢!”他平静地回复我。“那你今天回去把剩下的做好,明天带过来好吗?”听见他说没做,我就知道这个孩子估计是不想做,于是又要求了他一次。但是连着接下来的几天,这个孩子都告诉我他还没做,于是我想着我必须换其他方式来测试他的成绩。
一次上课,我拿出四分之一的试卷铺在他面前,说道:“今天我们先不讲推理类的题目,你先把这几道应用题做一下好不好?至少也让我知道下你教材的掌握情况!”他看见试卷,立马皱起眉头,哭叫道:“你竟然让我做试卷!我不要做!我就是不做!”“就四分之一的试卷哦,我可没让你做整份试卷!这样吧,假如你今天能在20分钟之内把这几道题目都做好,并且做的都是对的,那么接下来的课我都不会讲应用题,好不好?但是假如你要做错了,或是超过时间了,那接下来我每天要讲解几道应用题。这样可以吧?”我耐着性子跟他讲条件。“每天?”他叫着。“那你这次就要全做对啊!假如都做对了,以后就不需要做了!”我再次强调。
看着这个小朋友脸部表情不断地变化,一会儿趴着,抖动着肩膀,貌似告诉别人他受了极大的委屈;一会儿就对我挤眉弄眼;一会学猪叫,并嘟起嘴巴学着猪拱的样子,同时头朝我不断逼近;一会又学狗叫。我看着他嘟起嘴巴,还拼命把嘴唇往外挪,于是打趣道:“不要再弄了哦,这个样子都可以挂几斤猪肉了。”我默默地把草稿纸、笔推到他面前,说道:“都给你准备好了。你可以开始了吧,我要给你计时了哦。”“二十分钟太短了,我不做。至少也要给我一个小时。”“一个小时?才5道应用题,你要一个小时。平常你们做整份试卷也就一个小时。”我立马驳回他的不合理要求。他看我态度这么坚决,讨价还价道:“学校里考试都是两节课放在一起的,不是一个小时。”“好吧,那最多给你半个小时,不能再商量了,我要开始计时了。”
就这样,他终于安静下来了,开始拿起笔看起题目来。我看他不停地磨蹭着,明明一道极简单的题目,他也要拖着,并不时问一下是什么意思。到了最后一道附加题,题目貌似看懂了,做题却是考虑不全,答案全错的。在我不断提示下,他终于花了34分钟做完了这5道题目。我告诉他这次很不理想,首先时间超出了,其次做题过程中很多都还是在我的提示下进行的,以他现在这样的掌握情况,接下来我势必每天要讲解几道应用题,这样他的成绩才能得到提升。“我不要做应用题,你看我今天全都做完了。”我看他这么排斥,心想着只是一个暑期辅导的孩子,实在没必要这么较真、这么严肃,于是也就放弃了每天跟他讲解应用题的念头。
接下来几天的课都是讲推理类的题目,是奥数举一反三里面的模块。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他自己进行选择,我根据他选择的模块进行详细地讲解。我发现他基本上都是选择图形类的模块,基本上看不见文字,而那些涉及到文字的推理题,他都是直接跳过的。于是,他又平静地上了几节课。这期间还算是相处愉快!他每天开开心心地来,下课了跟我道再见后再走。
一天,学管跟我说,这个孩子马上要回去了,让我以后上课不要再上新内容了,而是以讲解他的暑期作业为主:每天30道口算,5道列式计算,2道应用题。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知道这个作业是极其枯燥的,假如上课时间让这个孩子做作业,他肯定会反弹,但是学管一直强调是孩子妈妈的要求,我也就无可奈何,只好尽量按她们的要求来了。前期,我是把每天的作业排版成2张A4纸,让他课后带回去做的。那现在变成课堂上做,一节课2个小时,每节课怎么说也得做2天的作业量吧,然后再准备一份当作他的课后作业,那么相当于是一天做三天的作业量。
第二天上课时,我跟他说了他妈妈的要求,并把准备好的一份作业放在他的面前。他带着哭腔的喊道:“这么多计算题!我要死了!你打算逼死我么!”喊完就趴在桌上,还时不时用手揉下眼睛,让人误以为他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正在哭泣。
“好了。你看都是很简单的题目,你最多花20分钟就能把计算题做好了!”我拍拍他的肩膀劝道:“赶紧哦,可以开始了吧?”于是他开始挤眉弄眼,努力挤出白眼圈朝我看过来,我实在是被逗笑了,索性也就真笑开了。他见效果没达到,于是学猪叫,并嘟起嘴,又是一副朝我拱过来的架势,我实在是佩服他可以有这么丰富的表演,这么高超的模仿能力,可以说是模仿得惟妙惟肖,不论是声音还是动作。“你很有表演的天赋呢,去当演员蛮好的。这些都是跟谁学的啊?”听见我这么问,他立即停止了搞怪的动作,开始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地诉说:“抖音啊,那上面可好玩了!”他立马挺起上半身,开始模仿抖音里学到的一些片段,如儿子模仿爸爸下班回家后的习惯,及爸爸听了之后喷口水的动作。那爸爸的声音,那喷口水的动作,他确实做得非常到位,形象又逼真,让人感觉仿佛这一幕就在眼前上演着。看来这孩子对喜欢的东西确实是可以学得又快又好,记忆力也好,台词都能记得住,表情相当丰富,模仿能力超级强。难怪乎前期咨询说过这孩子跆拳道学得很好,暑假还要去美国参加比赛。只要是他感兴趣的东西,他能很快记住,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就在他愉快地模仿中,时间又过去了几分钟。我看他这么开心,实在是不忍心打断他,奈何现在是上课时间,正经事是是还要做的。“好了,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了吗?”他挤眉弄眼,不甘心就此停下,特地给我挤了个白眼,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开始做计算题。在做的过程中,几次被我发现他欲按手机上的计算器,都被我拦住了。就这样,拖拖拉拉,再加上时不时走神一下,花了近一个小时才把所有的题目给做好。
“我要休息!”题目做好了,他就开始坐得笔直,摊开双手,跟我提要求。“好的,休息十分钟。”假如我们以为他是真的累了,那你肯定是大错特错了,只见他神速打开手机,找到游戏,瞬间的功夫就开始完全投入,甚至到了忘我的地步。他玩游戏那基本上是做到争分夺秒的地步,稍微有一点空隙,他绝对是打开手机玩游戏中。一天,才早上10点钟,他就哈欠累累。我问他是否晚上没睡好,他说是晚上在搭她妈妈刚给他买的大型积木,为了把积木搭好,所以熬夜到了12点钟才去睡觉。看来做他喜欢做的事情,他是非常有毅力的。同时,在他积极投入状态中的时候,别人跟他说话,他也是心不在焉的。
“时间到了,我们可以开始了吧?”我拍拍他的肩膀,“你好了没?可以放下手机了吗?”“还没,快了,等我这局先玩好。”他头也不抬地回道,至始至终眼睛始终是盯着游戏界面,双手不停地操纵。为了让他能感应到我的呼唤,我每隔几秒问一下他好了没,就这样他恋恋不舍地关上手机。我看他状态上还是极其振奋,或是人回来了,心思还在游戏中。“做第二份作业吧。”我把作业放在他面前。“不要,不要,我不要计算题!你给我讲解新的内容。”他大叫着。“那你妈妈的要求怎么办?”“我们可以上课讲新的内容,但是告诉她我们是在做作业。”我看他这么不情愿,心知哪怕耗费口水让他继续做作业,他不愿意做,就这么拖着,那也没意思,于是只好依着他的要求讲解推理类的题目,同时他也应允把作业带回家去做。
虽然,他看似喜欢推理类的题型,但凡其中涉及到计算的,他就要苦着一张脸,哇哇叫,让跳过去讲解其他的。我很是不解,问他为什么要这副表情,他则是回我:“我就是不喜欢计算题,我讨厌计算。”真是干脆利落的回答,丝毫不拖泥带水。“你才三年级,你不喜欢计算,也不喜欢应用题,那你还怎么学习数学?考试的时候怎么办?是不是就考个八十分?”他非常惊讶地看着我,说道;“你怎么知道我数学只考八十分?”看着他那副“你好厉害,竟然连这也能猜中事实”的表情,我真不知道怎么说下去了。或许就如同我不喜欢记人名一样,觉得人名太枯燥,哪怕现在记住了,过会也就忘了。将心比心,我也不该指望他能从厌恶计算立马变成喜欢。或许在他眼中,我逼着他做他不喜欢做的,我就是巫婆,我就是虐待他的人。而我也觉得累,毕竟每次总是得跟他谈条件,哄着他学习。
庆幸的是,这个小朋友过几天就要回去了,只剩下最后几次课了。越到后面,他对我的期待就是:我都快要回去了,上课的时候,你应该让我轻松些。其实,假如上课的时候,他不配合,所有的题目他都不去思考,那么我一个人自说自话讲解下去意义也不大。于是,只好继续让他挑他喜欢的模块,我再进行详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