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晓野老师的课,使我们坚信,艺术一定能改变一个孩子,甚至能改变一所学校。新时代里,教育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不论是什么学科,只要我们做教师的认真去教,就一定能唤醒孩子的的心灵。
晓野老师的教育方式让我真的很感动,一只笔,一张纸,就能改变孩子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大白菜、玉米、方便面、菠萝……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真的是润物细无声,孩子们画的蝈蝈都是在笼子外的,晓野老师说原因是,画完了再放回大自然,在教画画的同时,又教育了孩子们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真的为晓野老师的情怀而感到敬佩!晓野老师是用爱来做教育!
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既是对教育事业本身的热爱,也是对学生的热爱。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文章中写道:教师不爱学生,就无异于歌手没有嗓音,乐师没有听觉,画家没有色彩。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深深的爱着我们的学生。
一、 走进学生心里,真正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爱学生的起点,更是教育学生的基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要想真正了解学生,就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努力使自己成为他们的朋友,使他们愿意和我们沟通,从而可以更好的因材施教。
二、 保护学生的心灵,尊重每一位学生。
陶行知曾告诫过我们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我们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每一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学生亦然,有时绝无恶意的误解或轻描淡写的指责,也有可能推翻学生心灵中的全部美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就“一票否决了”,这样只能导致他越来越不自信,甚至会“破罐破摔”。
三、 激励学生,使学生不断发展
对每一个在学海中翱翔的学生来说,自信心如同一对翅膀,能让他飞得更高更快,如果没有这对翅膀,他将永远在地面上徘徊不前,永远看不到前方那亮丽的风景线,因此,作为学生最信任的人,我们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不是聪明的学生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学生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