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读小说,总感觉有效的文字写出了跌宕起伏的故事,不仅有始有终,还会有很强的代入感。
最近打算开始解锁一个新领域,人物传记。
为何要读“人物传记”?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只要人性不变,曾经发生的种种在今日依旧会轮回出现。而构成历史的人们又在重复着这些相似的轮回。总有些人留下了不一样的精彩。
而回想我们自己,人生数十载,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直播,不存在重新再来一次的可能。但看了别人的人生,联想到自我,假如可以有所感触,是否就有了提前预演练的可能?而且,阅读的时候,还可以和我们自己的人生种种进行对比,会有更强的代入感。
不过,目前在机场、书店畅销单上的人物传记多是成功学、励志学,有种满满的鸡汤感,看多了会伤身;而且人物的选择很难确定,乔布斯、邓小平、梵高、苏轼、马云……有些是在世的人自传,有些则是研究史学的他传,到底应该关注哪些人呢?
而且,能够被写成书的人,都是厉害的大人物;能够被记录下来的事,都是些“大事”。像传奇一般,和我们的生活相去甚远。作为猎奇读一读可以,有必要认真去对待吗?
第一本人物传记的书,选择标准很简单:起点很一般,是个普通人,资质平凡,非少年得志;运气不好也不坏,没有遇到好领导,也没有遇到好年景;年轻时就像你我一样,似乎很容易泯于众人间。
但他却凭借自我的一些想法和行为,做到了“知行合一”,终其一生,都在实践着自己30岁立下的志向,并真的成为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187年前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荷叶塘的曾国藩。
提到这个名字,你会想到什么?
我只是想到了他创办了只会“结硬寨,打呆仗”的“湘军”,攻克南京,平定了太平天国。
但要真的说出个其他的三二一,还真的不行。
这次我选择的书是由张宏杰所著的《曾国藩传》——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道。
其实写曾国藩的书很多,之所以选择这本是因为:一来作者自1997年开始关注曾国藩,已经研究了他22年,出版了5本关于曾国藩的著作,加起来已经写有100多万字。二来是因为这本书几乎每一页都有从过往文献中节选的内容。可以判断,这是一本在详实史料的基础上而写成,历史还原度非常高。
当然,人无完人,基本每个人都是优缺点并存。我们不否认曾国藩这辈子也有过许多错误,比如在做某些决定时,会有个人私心的存在;比如为了官场上的人情世故,也会有自己的小金库;还有数次因为失败而自杀未遂的经历;甚至还有人说他是因为太平军后期出现了内讧才侥幸获胜。
但是瑕不掩瑜,在正视问题的同时,我们更应去关注他这个人是如何在自己平凡的资质基础上,不断反思自我、知行合一,持续奋斗,去完成自己30岁那年所立下的志向。
“求仁得仁”,应该就是一个人获得了“成功人生”吧。
这本书共有379页,虽说有点厚,但阅读体验感很好。建议大家可以买来一本实体书,十一放假时,抽出两三个半天把它读完。
这算是我所读过的书中能量密度比较高的一本。我接下来将围绕这7个方面有所侧重地展开。假如你能够对其中1-2个点有感觉,那也是一件令人非常开心的事儿~
1、越笨拙,越努力
曾国藩出身湖南农村,历代务农。老曾家向上数百年都没有一个做官的,甚至连读书人都没有一个。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开始聆听父训,去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不过,也正是因为没有读书氛围,而且智商一般,曾国藩父亲连续考试,连续失败,直到43岁那一年才考中了”秀才“。
而曾国藩也是从14岁考到23岁,失败6次后,第7次才考中秀才,而且是排名非常靠后、勉强上榜的秀才。这足以证明,他真的不是一个资质很好的青年。相比之下,大家会不会觉得其实我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
要说这前6次的打击,肯定也很大,但是曾国藩一来是个倔强的性格,决不放弃;二来,在失败多次后,他开始去思考,为什么自己这么努力还没有成果?是否方法不对?他不断反思,请人指教,去了解自己的文章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当他知道了自己一直都是用笨功夫,虽然足够努力,基础打得牢,但是在文章的大局观和整体气势上不行。他就开始转变努力的方向,去加大对欠缺点的学习和练习。这种改变也使得他后续几乎一气呵成地中举人、中进士。
书中讲到,艰难的科举考试历程塑造了他独特的人生哲学:崇尚笨拙。
联想到今天,碎片化的信息在吸引我们关注的时候,更多的是借助人性中“懒”的弱点,在给我们讲述各种捷径和方法。“10种方法教会你……“;30分钟让你轻松学会……“。似乎都在推崇“办事越巧妙,越少费力气,越走捷径,就越好。
但是,曾国藩则认为”笨拙胜过技巧,办事笨拙,才靠得住。“我想,他应该不是说笨点是好事,而是说,无论聪明与否,都应该多花一点“笨功夫”,把基本功做扎实。所以,由于“笨拙”而一点点来,看起来慢,越到后来就走的越快。
他所创建的湘军,作战原则六个字“结硬寨、打呆仗”。他自己总结,这十多年来,从未用过一次奇谋,只是使用“结硬寨、打呆仗”这一招。
这一招真的是完美诠释了”笨“字。比如,打仗行军时,半天行军,半天扎营。每天扎的营都是围绕营地挖出两道深沟,沿着沟再筑起两道高墙,把自己保护起来。这种方法其实很累人,因为修墙挖壕这事很累,关键是这些营地第二天就弃之不用了。
它们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曾经在营地受到过太平军突然的袭击,损失惨重。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事儿再次发生,他们就开始采用”结硬寨“的方法。
而围城呢?曾国藩认为“双方打仗,停在原地等待对方进攻的是主,主动进攻的反而是客”。主占优势,客占劣势。所以,打仗一定要为主,不能为客。(当然这种方法到底是否正确,军事迷们可以来讲一讲)。
所以,湘军在围城的时候,从来不会主动进攻,他们采取“挖沟法”。在城外挖两道长壕,把城围起来,里面的一道,是为了断绝城中的粮草接济,防止城里人突围;外面一道,是为了抵抗外来敌方援军的攻击。这样他们在城墙下就有了自己的营地,就成了“主”。如果里面人为了不饿死,就会突围,这样就成了主动进攻的“客”。
曾国藩的这种方法,基本不会失败,唯一的问题就是时间太长,工程量也太大。
“笨到极致就是聪明,拙到极点就成了巧”。
也正是得益于自己的“笨拙”精神,曾国藩能比别人更吃苦,更扎实,更能鞭策自己。他一辈子做事都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最终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境界,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2、立志,决定了你今后的人生格局
人生数十载,即便目前科技进步,寿命得以延长,但其实也不过百年光景。
吃喝拉撒,生老病死,在这些所有人都要经历的日常中,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要如何度过这一生?
“你是谁,你想成为谁,你想为谁做些什么?”
这几个问题,估计很多人都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问过自己。有可能是“看完一场电影后,也有可能是参加过一次聚会后,那时那景触动了你,让你感动,但是……睡了一觉,醒来似乎就忘记了。
曾国藩不同,他在中了进士,进入翰林院,开始了京官生涯之后,意识到自己的学术修养、谈吐见识都差人一等。当然,对于从小生活在湖南老家的他来讲,环境决定了自己的格局。他有着自己身上的诸多毛病:比如浮躁、坐不住,为人傲慢,修养不好,虚伪……
通过在北京的持续读书和交友,曾国藩视野和见识和以前大不相同。他通过大量读书,去接触圣贤人物。其中,王阳明对他的影响最大(王阳明是另外一种存在,以后有机会我们也来读他的传记)。
三十岁这年,曾国藩决定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立下了学做“圣人”之志。“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也就是说,要么做一个浑浑噩噩的人,要么做一个圣人,没有中间道路可选。(估计很多人就像普普通通过一生,这样不是不好。还是那句话,“求仁得仁”就是成功。)
曾国藩在30岁决定做“圣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他借助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而开启这条道路——写日记。
不过在最初的几年,他也是写的不太得法,一是不连贯,二是记得像流水账一般,三是在日记中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也并不能做到。(是不是和我们自己的一些行为非常相似?)
好在“做圣人”这个志向他并没有丢弃。在周围人的指点下,曾国藩开始对“写日记”这件事进行了调整。一是把写日记当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因为这会反映出自己诚敬的心态;二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比如白天和某个人发生了口角,他就会日记中把这件事记录一下,然后进行分析。用这种方法,对自己的性格和脾气都进行了反省。三是他会把自己的日记写完,送给朋友们传阅,并让大家进行评论。(是不是有点类似咱们公开状态下写微博的状态?)因为他认为这种外力的作用远大于内力。
借助写日记这种方式,曾国藩不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为今后自己的改变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与此同时,“记日记”这个习惯,他也坚持了一生。
我们回顾曾国藩的一生,会发现,立志,或者说确立一个终生奋斗的目标,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人格发展都至关重要。
“马斯洛把自我实现列为人的最后一项追求。他指出,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与爱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层次上,人们会在前一层次实现之后才会关注上一个层次。但是曾国藩直接把目标锁定在了自我实现上。并在这个高远志向的指引之下,一生都没有在小诱惑、小目标前止步,遇到困难也不退缩,朝着目标一直向前。
好了,再回到最初的那几个问题:“你是谁,你想成为谁,你想为谁做些什么?”
这次,你想如何回答呢?
3、坚持是世界上最具有力量的词语
虽然坚持这个词并没有在书中当成一个要点重点强调,但纵看曾国藩的一生,便可发现,他在做各类事情上,一旦找到对位的方法,都在贯彻着“坚持”二字。
抛开曾国藩,我们说一说现实中的人和事。
两年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一个人:中大的Echo。他自高中开始便坚持早起,每天5:30起床,已经坚持了十几年的时间。现在还在互联网上建立每期只存活21天的“持续早期实验室”,和百余位小伙伴一起早起,去做自己喜欢做、而且对自己而言“重要”的事。而这些事,都是为了一点点去接近自己的“志向”。
坚持早起不断修炼自己这件事,给了他莫大的帮助,英语、阅读、跆拳道……
想必有着目标作为指引,每一天的生活也会更加充实吧。
我很喜欢的一位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正因为我的身体比一般人要差一些,别人轻松便可保持的身体健康,到我这里便要更加努力才可以。所以,锻炼身体这件事才不敢放松。
但也正因为不放松,每天跑步10公里,每年跑上一次马拉松,坚持30多年下来,我的身体居然比其他同龄人都要好上一些。
某些方面看似是弱点,为了不让它拖自己的后腿,我们有意识的一些行为,反而会在坚持中让自己变得更好。
4、自我反省可以让你人生开挂
不知道大家是否会在做完一些自己感觉不太好的事情后进行自我反省?从事情的来龙去脉中去发现哪里有问题,甚至也会让周围的人帮助自己去发现问题?
曾国藩对此做到了极致。不仅每天的日记会让人来点评,他更是在曾经的一次官场失意后,回老家蛰伏两年的时间里,把自己身上的问题进行一一反省。更重要的是,再次复出官场时,他好似脱胎换骨一般,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大家提到的身上的那些毛病和弱点几乎都看不到踪迹。
看到这点我还是蛮震惊的,因为反省容易,找到问题后知行合一这事儿真不容易实施,想必他一定有颗极为强大的内心吧!
5、反向思维,或许是“做成事”的新出路
其实曾国藩是一介书生,没有进过军队,也没有带兵打仗过。但他却在“无资源、无场地、无帮助”的情况下,练出了一支非常彪悍的“湘军”。那这支队伍他是如何练成的呢?湘军的战斗力到底来自哪里?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提曾国藩创建湘军之初的思考原点。他不是去想需要去做什么才能有战斗力,而是去分析为何当时清朝的“绿营军”都没有战斗力——这就是“反向思考”。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我们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想要做好,在寻求成功经验的时候,也非常需要去总结别人犯过的错误,然后避免自己在这些问题上栽跟头,反着来做,成功几率可能就大大提升了。
6、坚持原则,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前面有提到,曾国藩立志做“圣人”,早期的他,在官场不行贿受贿,不结党营私。虽说前者使得他一时间得罪了许多人,因为“动了别人的奶酪”,但后者却也使得他在朝廷数次官场势力斗争中,不曾受到牵连。
不过在他了解到为了完成自己的志向,必须要获得官场上他人的帮助时,他也进行了一些妥协。他在各地新官上任时,不准大排场,但依然收了一些小礼物,以表示对人情的维系。为了疏通各路关系,他营造了自己的小金库,但这些钱只用于官场的人情往来。全家人依然仅靠俸禄生活,十分艰辛。
我们不能说曾国藩是一个两袖清风的“父母官”,但他却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使命和志向,小地方可以突破边界,大原则绝不放弃。
有这些大原则的存在,我们才能够知道何为“自我的存在”,不受环境的轻易影响,无愧于心。
7、开放,包容,不以自我为中心
曾国藩晚年时,曾和洋人有接触。他提出了一些观点:比如我们要把洋人当人来对待,我们要对待洋人有信义。这些原则虽然在今天看来,都是常识,但在闭关锁国的当年,能够从客观现实中去看出彼此的差异,去发现对方的优点,这无疑是巨大的一个进步。想必这也与曾国藩常年坚持看书、坚持自我反省,坚持与人对话有着巨大的关联。
当然,曾国藩这一生,值得我们去看的远不止这7点,他这个“宝藏男生”值得我们一起去慢慢发掘。(再次声明,我们不对人盲目崇拜,要多看值得我们去看的地方)
读到这本书的最后,当我已经觉得他很厉害的时候,作者突然写到:曾国藩的天资平常,不仅仅是智商平常,他的身体素质也不好,基本属于常人的中下水平。
31岁,耳鸣疲劳,而且非常严重;
33岁,患上了眼疾;
36岁,开始戴老花镜,也不能多说话,说话多则气不接续,神气疲倦不支(但他一辈子培养了上百学生,言传身教的教导);
35岁,患上了皮肤病,身上大面积长癣。这个病陪伴了他一生;
47岁,患上了失眠症,一直持续到去世,最多不过睡三四个小时;
中年后,他脾胃不好,涨肚、牙痛、腹痛、多汗、咳痰、腰痛、脚肿、眩晕、疝气、肝病、他自己也感叹“几全身皆病矣”。
除了目瞪口呆,唯有敬佩和感恩。
敬佩他在这样的先天条件下,能如此作为;
感恩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以及面对的众多机遇……
曾国藩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
感恩时刻:
感谢他这一生的努力,感谢你坚持读到此处。
希望可以每周三更,给自己打打气,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