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读书添字,漏字,颠倒等等现在屡见不鲜,面对这种情况,我突然想到了朱熹的《读书有三到》。
于是,我便在教学中首先对六年级继续教学,感觉他们很快就能够掌握了,又在五年级展开教学,效果依然不错,然后又推广到四年级和二三年级,结果,孩子们都很是喜欢,经过讲解,并且好多孩子都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当堂背诵。可以说,选择这一素材,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小古文的训练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想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朗朗上口的朗读背诵中,切切实实认识到自己该怎样读书怎样学习,认识到为什么说“心到最急”,并且能够在以后的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努力做到集中注意力,增强他们的自我管控能力。
小学堂里的朗朗书声,让生命有了更喜悦的回音:“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就这样,临近放学,孩子们都能够熟练朗读这篇小古文了,甚至有好几个孩子都能够很有感情的背诵了。又因为学习了一篇关于大脑的科普文章,又掌握了一些有关大脑的科普知识,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拥有知识所带来的自豪与自信。
老师再见,老师再见……这一周的愉快之旅,也就在这满满的收获和依依不舍中结束了。
原来,文言文由浅入深的的学习,古文阅读语感的培养和训练,还是可以跨越和超越年级的界限的。给孩子们适时地打下一些古文学习的底子,还真的不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