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久远的故事。
当年我第一次接到这个选题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我跟导师(宝沛老师)说,我拒绝,是因为,我觉得异性之间根本没有纯洁的友谊。后来当然没有做这个选题。
直到“毕设”已经成为过去式了,我看到了宝沛老师的一篇综述《多元视角下的异性友谊》(发表在2014年的《心理科学进展》上),我才发现自己当时多天真。心理学家怎么会研究“异性之间有没有’纯洁’的友谊”这种青少年读物即视感的课题,要研究也至少得是“异性友谊到底’不纯洁’到什么程度”这种规格的,才够资格发表嘛。
这个课题虽然我没做,但是还是认真看过点小文献思考过(发现做不下去才没做)的嘛,所以借这个机会也来谈下这个话题。
异性友谊,或者说跨性别友谊(这样显得比较高端),其实算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研究者们发现,人们在选择异性朋友时参照的指标,和择偶标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并且,跟同性友谊相比,异性友谊存在着普遍的性吸引(这句话请加粗重读)。
虽然现有研究不多,不过对于“为什么会有异性友谊?”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大体上都指向两种可能性:
1. 这是一种长期择偶策略。
就是把对方当成潜在发展对象,没准儿哪天就成了呢?
2. 这是一种短期择偶策略。
类似于通常意义理解的“炮友”。说到“炮友”原来还有另一个更加高大上的称呼——利友关系(friends with benefits relationship)。和青少年读物中与xing扯上因果关系的异性友谊观点相比,这也算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在心理学里,利友关系也是异性友谊中的一种。我们很伤感地发现,是“男(女)朋友”还是“普通朋友”,只剩下一个明显指标了——是否具有排他性。
看到这里,你也别太着急反驳替自己辩白,心理学家还给广大声称自己的异性友谊无比“纯洁”的人留了一条后路:
3. 异性朋友能为个体的成功择偶提供可靠的重要的信息。
“你说我为什么找不到女(男)朋友呀” “你说我女(男)朋友为什么会这样想呀”诸如此类的……
判断是不是这种类型,方法也很简单。既然是要对方提供择偶信息的嘛,还不得经常请教请教?就看此人是否常跟某异性朋友谈论自己的亲密关系。
也有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有意发展浪漫关系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多的调情行为,同时会减少对自身浪漫经历的谈论。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段友谊都是双向的。在我看来,某一方满足这三个条件之一,另一方只要不排斥,都有可能形成或牢固或松散的异性友谊。知乎某个回答说得好(我找不到具体来源了)——只要长的丑,普天之下皆朋友。你对别人有没有xing趣无所谓,别人对你没xing趣就行了,你也可以拥有很多的友谊……
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三种都不符合我和我朋友的情况,我们虽然是异性且是好朋友且一起也不互相讨论对方的男女朋友,但是关系“纯洁”得不能再“纯洁”(只是单纯地一起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那你就可以响亮地回他(她)一句——
BULLSHIT!
等等,还有一条后路(心理学是多么仁慈的学科啊)——个体差异。不过既然和常态人群差这么远,是不是可以来当个异常组被试,研究研究?
知乎有个问题:你会在意你的恋人有异性闺蜜吗?借一个回答来结束本文(@Neo Chou):
如果你在吃面,旁边来个饿死鬼,在你上厕所的时候盯着你的面看,特近,也不吃,就盯着看!
你介不介意?
现在看完这篇文章,我再问你一遍:你介不介意?
——————
感谢吴宝沛老师
感谢谷歌学术
感谢中国国家图书馆
全文绝大多数观点来自于文中提到的那篇综述文献。这里安利一下,如果你已经不在校园网的庇护下又想下载文献,只要有国图的读者卡,在国图官网登陆,通过它的入口进入数据库就能免费下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