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包罗万象,浓缩了经历,蕴含了情感,更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新世界。我们无伴陪法孩子去看尽大千世界,感受落幕繁华,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绘本,借由亲子共读,让这一遗憾变得不那么空泛。
绘本很精简, 有些只是图与文,有些甚至只有图,无文字,至少那文字是肉眼无法识别的。然而在经过黄老师的一席讲解后,我忽然觉得绘本太厚了,厚得几乎会让我又重新有了当年搜肠刮肚,冥思苦想熬制毕业论文的感觉。绘本的厚,源于两方面,一是在于它自身的积聚,二是解读者的发散。绘本自身融合了生活百态,虫鱼鸟兽,悲欢离合,异想趣思……所谓大道无常,正当如此,越是极简的反而越不好把握,因为它存在了太多的可塑性,而这也正是解读者的发挥空间。 一叶知秋,有人想到时令变换,有人想到要搞清洁,有人想到秉烛游乐,有人想到年终奖将近……不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境遇,让人即便在同一场景中也会有不同的联想。而这也正是绘本解读的魅力所在,简单的几页纸,图文相形,在不同的父母解读下,会有不同的引导。正确的,错误的在这里似乎并不恰当,是否适合或者说能引发解读者与孩子之间的契合感,才更重要。几千年前,孔子即提倡“因材施教”,同样的事例放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孔子便已有不同的引导,正是得其味。书无正解,尤其是可多角度解读的课题,但是这种情况又并不完全适用于绘本。
绘本,半定制化的解读。之所以这样想,原因在于绘本是人工打造的,犹如被精密设计的迷宫,不同的人陷入其中,确实会经历各异,但由于目标的相似性,逃生,因而最终都会殊途同归。这种感觉就如同是百川入海,万法归一。绘本是创作而生,但是一般而言,绘本大多数由两人以上完成,即绘本自身即是一种复合产品。在创作之始,便有了不同的基因,叙事情节与图画的分离与重合,这从根本上就导致了绘本自身的密码特质,而随着书评家,宣传团队,及至解读者与聆听者,原本便并不单薄的过程,更加色彩纷呈,真正成为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佛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方寸之间,万事万物。我等众人,择其一即可,戒贪嗔痴。这是我在反复听黄老师讲课音频后所感。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解读方式,这里体会有三:
宽进窄出,绘本的主题可以有许多个,但是在与孩子解读引导时,要择其主要的重点,即抓大放小,或者是找到最能让孩子感兴趣或心动的点,或者是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引起注意的地方。主题间的取舍是关键,而所谓取舍,前题是要有足够的量可供选择,那绘本解读的基础就是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在绘本中找到闪光点,情感体验,美育熏陶,习惯养成,逻辑训练,语言学习……不一而足,然后才有可能依据需要进行取舍,而一旦确立主题,我们的绘本解读与延伸都要尽量围绕这一点而展开,以期达到这一主题对孩子的最佳效果。这种历程就如同幼小作文,写议论文,必要强调论点,论据,论证,缺一不可。而论点是首当其冲,必要旗帜鲜明,简练浓缩,切中要害,否则就会言之无物,不知所云。论点定下,论据的展示则需要精心铺排,也就是文章的框架结构,而对于绘本解读而言,则是另一番风景。
深入浅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最美好的教育是在于无形,即在潜移默化间完成。世间的完美与极致,并不在于人工的雕琢,而在于浑然天成,返璞归真,趋于大道。望着孩子明亮希冀的眼神,那些之乎者也,艰深晦涩,似乎变得格格不入,用最简单的语句去讲述,这容易吗?这不容易。如果至臻化境可信手拈来,那么便不用寒窗苦读十几载,这其间所经历的恰如打井。如果打井时,打井人每个地方都浅尝辙止,那么除非水位很低,否则出水的希望实在渺茫,而在经过细水观察或勘探后,认准一个地方,用心挖掘,出水的机率会大大增加,而一旦出水,水在压力的作用下瞬间迸发,之后因地势或人为,取水的人只是简单操作,即可尝到甘美的井水,无须再次体验打井人的艰辛。一个好的解读者,正是打井人,而绘本正是那口井,喝水的正是我们的孩子,他们体会到的只是水的甜美,而这也是我们希望他们感受的。而我们要做的打井,正是对绘本从不同角度,深度挖掘的过程。绘本是人为的密码,我们在找到主题之后,就要在字里行间推敲斟酌,体味用语的特色与技巧,就要在画面间寻找那些蛛丝蚂迹,找出那些能够将主题串联或隐含的各类奇思妙想,就要在画面用色,整体布局,装订方式上感受作者已然设下的种种小秘密……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并体会后,才有可能将我们之前所预设的主题渐次丰满,与孩子来一次可预知但并不能完全预见的经历(孩子的思维,我们永远无法确认,正如同你永远不再是孩子一样)。
厚积瞬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用在绘本解读上其实不算夸张。绘本的解读与演绎,是种时效性和现场感非常强的过程。我们取舍主题,挖掘细节,最终都是为了亲子共读的时刻。由于孩子的兴趣点转移得很快,就如同鱼儿的记忆只有6秒钟,在他对主题最有兴趣时牢牢抓住要点,展开并延长其注意力,完成已做好的阅读设计。将哲思情感瞬间迸发,并引起孩子的共鸣,从而实现绘本中主题被孩子移情到自身积累,从而实现亲子共读的初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是引路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经历过,见识过,甚至是亲身感受过。而我们对于绘本的解读,正是要能通过自己或他人的故事,让孩子能透过我们的语言,动作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从而在移情的作用下,形成为自身的积累。“想让孩子聪明,就给他讲故事,想让孩子更聪明,就给他讲更多的故事”。故事只是载体,它是智慧的积淀,岁月的打磨,而能够抽丝剥茧最终羽化成蝶的是需要故事的解读……为什么老人家爱讲故事,因为那所附载的是他们的人生,为什么孩子愿意听故事,因为那里栖息着一个个鲜活灵动的人生,隐藏着一个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宇宙的无垠与人生的苦短,在这亘古不变的矛盾面前,我们只能通过自己言传身教,口口相传,将人生得以延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绘本的解读,正是赋予了我们这样的契机,让我们重温那些曾经的咿呀蹒跚,萌动稚嫩却纯真无邪,趣味横生的成长瞬间;以岁月荏苒,以古今学识,以阅尽世间百态的厚重来哺育另一个生命的升华。
据说,犹太的孩子在出生后,会被放在涂蜂蜜的圣经旁,孩子由于喜食甜,而翻动圣经……从而开始了他们爱阅读的一生。我没有在书本上放蜂蜜,因为我把自己做成了蜜糖,和孩子一起看,看花看花落,看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