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大巴又嘀嘀地按喇叭了,可我和女朋友还在咖啡和茶π里面犹豫不决。
“我们今天去的地方是江南小镇,更何况你我都是传统文化的拥趸,当然应该选择更有东方特色的茶啦!”我搂着她,耐心地讲道理谈情怀。
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把咖啡拿去了收银台……
巴士开上了颠簸的山路,老实说,作为一个在南通生活了二十几年的二十几岁的宅男,我一度认为南通狼山就是江苏第一高度……
“原来江苏有山呀!”我两手掰着车窗,眼睛里闪着光芒,身旁是女朋友鄙夷的眼神。
拈花湾就藏在马山风景区的群山之间,简介里说临近灵山大佛,我是没看到啦,不过小镇里小和尚倒是数不胜数的。
“禅”是拈花湾的第一个关键字。我喜欢禅,虽然并不信佛教,但是并不影响我信佛,不影响我礼佛时虔诚的心境。
不过进门的一刹那就觉察到一丝“异样”――拈花湾的“禅”和家乡定慧寺的“禅”并不是一个感觉。简单来说,寺庙里的禅是粗布素衣的苦行僧,这里的禅更像是情意绵绵的仓央嘉措。
没有怒目圆睁的四大天王,没有慈眉善目的观音如来,没有祠堂没有庙宇,只有随意“散落”在路边根本叫不上名字的光头和尚,而且大多还是调皮的小僧人形象,宗教里严肃的氛围一下子就不正经了。不得不说,这样的感觉反倒是比威严庄重的大佛像更能让人平静,用女朋友的话说,那些大佛看起来好可怕d(ŐдŐ๑)。
当我慢慢走进,才逐渐体会到这个“禅”的韵味――拈花湾的“禅”并不是宗教信仰,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汉服古装、听曲喝茶,忙时禅乐萦绕,闲来打坐抄经。灵山就像是一块架设在心灵的屏障,阻隔了外面世界的纷扰,真正能吹进来的似乎就只有最干净的清风而已。
“禅”的思想是可以滋养人心的。女朋友拽着我的手,走路的步伐不知道是该疾还是该缓。心里迫切地想看一看前面是怎么样的,但是又怕自己的鲁莽打扰到这边的清净。
生活的禅意,来自于身边的点滴,拈花湾用来修饰“禅”的,则是它的第二个关键字――竹。
苏东坡说过,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虽然不少人认为这句话并非出自苏轼之口,但是我想,他那么儒雅的大家,即使真的不是他的原创,应当也是相当赞同这个说法的。
拈花湾是一个竹的天地,进门伊始就可以看到竹的背景墙、竹节制成的隔断、竹筒做的氛围灯……
竹成了这个小镇上在肌肤上淡淡的容妆,不但外观上赏心悦目,气节上更是铿锵有力。
江南的小镇,总是掺和着商业的喧闹,搞得女朋友总是和我抱怨没有过去那种生活的情调。
当人的思想围绕着物质的欲望,原本的生活的追求就成了可悲的生存的需要了。
竹给人精神的自信,是其它任何事物都代替不了的。在拈花湾,你可以走进任何一家乖巧的小店,左右顾盼两下后就出来,店家或许忙着手头的手工活儿都来不及接待你,亦或者笑着和你说,“不消费没关系,坐下来歇歇脚也行的。”
我和她都是极喜欢江南的小文青,自然也领教过其他地方店家无所不用其极夸赞自家商品的情况。与那些溢美之词比较起来,风雅陶笛老板娘一句“喜欢可以吹吹看,没关系。”显得多么的不落俗套呢!
于是,我挑了一个陶笛,六孔的,因为比较简单。
“想吹什么?”女朋友掏出手机为我找简谱。
“宗次郎老师的《千与千寻》吧……”我说话的语速几乎前所未有的舒缓,好像在吹之前我的状态早已经进入了那个味道――那是抹茶的味道。
早到什么时候,我自己也不知道,只是当我反应过来时,自己早已经开始哼唱这个曲调了。
或许是拈花湾的原因吧?因为拈花湾的第三个关键字――和。
我和她都没有去过日本,但是我们俩一直计划着以后经济和时间都充裕了要去一趟。爱国人士可能已经在来砍我的路上了,不过请暂且放下屠刀好吗?
我们喜欢日本文化,并不是崇洋媚外。不客气地说,同龄人里比我们俩还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挑不出几个了;更不用说那些指着我女朋友身上的汉服大喊着“滚回日本”的爱国流氓了。
日本的文化,是我们离家在外的游子。历史回溯千百年,中日之间的文化往来使得我们的文明去到了更东方的一片狭小但是同样肥沃的土壤。它是一个离家远游的孩子,我们去看看自己的文化在外面生活得好不好又有什么不可?
拈花湾是一个参照着日本奈良风格设计的小镇,即使我没有亲身体验过它的同胞兄弟是什么模样,也能一眼看出来这一点。因为追本溯源,都是中华古代的文明衍生出来的产物,返璞归真之后都是我们东方的文化内核。
所以我更愿意把拈花湾看作是日式和风文化归乡的声音,好像是远在那边的游子写信告诉父兄自己一切安好不要牵挂一样。
我一直很遗憾中国和日本之前没能成为睦邻,但我一直坚信未来我们会友好下去。因为我们是兄弟,因为你是在外的游子。
到此为止,我的拈花湾一游的心路感受算是结束了。这可能根本算不上一篇游记,真要说起来,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放空和重新充盈的过程。
昨晚九点多,在回程的大巴上,我还是克制不住写下了心里更加浓烈的一层感受:
下次站,会是哪里?下一次,又会有什么心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