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中孩子们经历了三个观察活动,第一、二个活动同时开展。孩子们对蜗牛身体结构掌握情况良好。孩子们能说出蜗牛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并能在蜗牛上正确指出相应的部位。 但腹足除外。这堂课快接近尾声时,我问孩子们"小蜗牛的爬行本领这么大,与什么有关?"“腹足、腹脚”孩子们回答道。
显然,孩子们还没有习得“腹足”这个科学词汇,而“腹足”和“触角”是教材的科学词汇,本课的科学概念目标。这个目标达成情况不太理想。
课后有幸请教了曹阳老师,通过和曹阳老师的交流,学习了很多。如,教师需要不断的重复、为设计可重复使用它的环节,并且反复的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出现这些词语。孩子们才能更好的习得它们。 “腹足”没有在我的课堂中被多次重复,讲了两次,PPT中出现了两次。原以为在PPT中将其重点标注出来,并标注上拼音,孩子们可以习得,然而并没有。
例如:
1、读
一同的形式不断的重复科学词汇,并请学生跟读。
T:腹足。 S:腹足
T:触角。 S:触角
T:这是腹足。S:这是腹足。
T:这是触角。 S:这是触角。
2、写
将科学词汇板书在黑板上。因为本课的科学词汇有一些字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生字,所以还需要写上拼音。再指着板书念出它们。
以下是《观察一种动物——蜗牛》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这些身体结构能满足蜗牛生存需要。
知道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知道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缓慢爬行,并留下爬行的痕迹。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能使用触角、腹足等词汇描述观察到蜗牛的结构。
能用简单的图示画出蜗牛的基本外形。
3.科学态度目标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关于蜗牛的发现,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蜗牛也是动物家族的一员,是有生命的,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