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和一位朋友结伴到尼泊尔旅行,最受震撼的不是那里纯净得没有一丝污染的自然风光,而是特殊的人文景观——一路上,许多藏传佛教信徒一步一磕头地前行。
导游介绍说,他们这是去朝拜神山。在藏传佛教信徒看来,神山是比寺庙是更灵验更神圣的所在。因此,不远万里,风餐露宿,经年累月,一步一磕头,前往神山转山朝圣,即使死在途中也在乎不惜乐此不疲。
在天性上,人类可能都是享乐主义者,喜欢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住好的,舒舒服服,及时行乐。藏传信徒为嘛肯吃这么大的苦头呢?令人大惑不解。
导游解释说,因为他们心中有信仰,坚信转山可以得福报,转一圈,可洗清前世的罪孽,转十圈,可免受轮回之苦,转一百圈,可立地成佛。
朋友闻之感动,自愧不如——有虔诚的信仰,才可能以苦为乐,把吃苦当作享受,而缺乏终极关怀的自己,精神十分空虚,与人家比,无异酒囊饭袋行尸走肉。
我心里暗想,真有如此丰厚的回报,这苦本人也吃得消。难处在,如何说服自己相信受苦与福报之间存在必然关系。万一受了大苦,临了却没有相应的回报,岂不是白白虐待了自己?悔之晚矣。
晚上,躺在尼泊尔加德满都高海拔酒店里,被“你信还是不信”的问题折磨了大半夜才睡着。第二天早上起来告诉自己:信仰并非不受批判天然有理,无条件地欣赏信仰是不理性的,赞美某种信仰却并不身体力行是极其虚伪的。
因为,信仰也分好歹。好的信仰给人行善的力量,坏的信仰给人作恶的激情。在911事件中,制造死伤数千人惨案的恐怖分子,自己也粉身碎骨了。将心比心,千古艰难惟一死,把自己当作人肉炸弹去送命,没有坚定的信仰支撑是办不到的。我们无法谴责恐怖分子缺乏信仰,只能谴责他们的信仰野蛮血腥邪恶,反人类反文明。
“信仰比知识更难动摇,热爱比尊重更难变易,仇恨比厌恶更加持久”,这是谁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希特勒。难以否认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更难以否认他是一个丧心病狂的屠夫。他裹挟上千万德国青年视死如归充当侵略战争的炮灰,一个重要法术就是通过洗脑使他们树立侵略有理的坚定信仰。
持有文明的信仰是令人向往的精神境界,持有反文明的信仰则是令人恐惧令人厌恶的。与其持有反文明的信仰不如没有信仰,至少后者不会成为人肉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