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期圆桌派,讨论的是传统文化相关的话题。受到不少启发。
1 票友和粉丝的区别
主持人提到现在的粉丝追星虽然狂热,但是没有票友那样自己有“戏瘾”的,比如西方歌剧或电影观众,没有人说自己也要上台去演。这是挺有意思的事情,这样的喜欢算“嗜好”,和一般的看个热闹的“爱好”是不一样的。我本人喜欢这个远远没到嗜好的地步,不过这倒是可以作为小众艺术的一个发展方向,难听点说叫“不务正业”,好听点就是观众和演员共同参与,这和其他艺术就有区别了。正是有这样的票友,演员是绝对不敢“应付”的,因为底下坐的人比你还懂啊,糊弄不过去。
更早的还有昆曲的曲友,过去的文人士大夫认为学习曲律是很“风雅”的,但自己抛头露面让人观赏确实不入流的。所以那个时候出现很多“家班”,也就是有钱有权人自己养的伶人,所以他们的唱曲水平很高,但表演身段可能不如后来的京剧,因为京剧是大众艺术,要让更多人看到,要有玩意儿。当年的票友可比现在的粉丝还狂热,甚至闹出人命什么的。伶人有他们自己独特的魅力,票友自己借着这种机会也体验一下“不一样的人生”,所以说互相促进。想必那时候观演气氛是很好的,台上台下共同创造,一起决定了一出戏的面貌。所以剧情变得更次要,因为大家都很熟,于是重点变成了美感和技术。
2 技术在先
说到技术先行,戏曲是和西方戏剧截然不同的。现代人看惯了电影,电视,动漫,不自觉地用这些东西的标准要求戏曲,戏曲当然达不到,于是就知音寥寥。戏曲的形式就是内容,西方影剧体系总是技术为故事服务,戏曲是反过来的,剧情为技术服务,是为了把技术串联起来,美感在先,意义在后。没有技术的锤炼,演员在台上做不到有美感,戏曲演员的魅力不只是演员自己的,还有他们身上的功夫。
去看一些大师们的录像,年代久远,画质很差,他们那时也不再年轻,但可以说是越看越美。“定格在任何一个画面都是完美的”,这就是戏曲演员的功夫,要看现场才能体会,所以不管多么无奈,我认为我们再也无法体会当年台上的美感,因为“人在艺在,人亡艺失”,舞台上的行为是瞬间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一瞬间的美感,演员要做出巨大的付出。
我们今天没有以前的文化氛围,以后也不会有;今天的戏校学生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学戏,所以我们再也看不到以前那样的演出了。这才是戏曲或者说传统艺术最无奈之处,说它必然没落,从这个角度说是对的,因为以后都不可能超过前人了,可是电影、电视、电子游戏、动漫不是这样的,它们一直在进步,以技术服从于艺术,它们可以借助技术进步,传统艺术可以说是完全借助不上。
3 传播小众艺术的方式有讲究
传统文化的氛围不再了,可是作为一种文化,还是必须传承的,比起日本的,韩国的和欧洲国家的传统艺术,中国的传承其实不差。因为中国不是项目少,恰恰相反,中国是项目太多,摊薄了资源。有很多传统艺术和手工艺的传人在默默坚守,但是宣传和产业化太差,所以大众不了解。
这点大概真的要像东邻学习了,他们像“西方大国”借了这么多东西,除了自己发展,更重要的是产业化。比如忍者文化,各种深入研发,形成文化产业,不仅本国有人接受,还可以输出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比他丰富的多,但要说形成产业的几乎没有,所以不能把它当作负担,要认真学习,认真开发。
戏曲是有欣赏门槛的,因为有许多典故,即时看了字幕许多人也不理解。对于审美上的看点,更是不明所以。因为习惯了电影,电视、动漫,还想在戏曲里找这些东西,一概没有。比较典型的,戏迷一般不喜欢新戏,恨不得求他们别演新戏,可是不听戏的人经常第一句就问:“怎么都是一个调没有新的?”因为他们不知道看点在哪,就注意到“没有新的”这一点了。就像刚开始接触一个人,看到他或她有一处特别膈应的缺点,那我们也没兴趣再去了解她或他的其他优点了,时间有限,我们本来就有很多不膈应的人可看,看不过来呢,何必再去找罪受?
更可怕的是有些“老戏迷”喜欢讽刺打击“小白”,动不动就说人家不懂。可是电影明星的粉丝也吵,没听说过谁说“你怎么喜欢这个片子,你不懂电影”,“你怎么喜欢这个演员,你不懂电视剧”。新来的好不容易有好奇心,他们不懂老观众应该引导帮助,帮不上就算了,还要打击讽刺,简直是“一粉顶十黑”。
4 未来的“白痴化”
快结尾的时候,王蒙先生提到科技让人“白痴化”,因为科技产品越来越进步,但是操作却越来越“傻瓜”,所以是小部分有知识的人“玩”了大部分人。我认为这种情况有可能存在,也有更大的可能不会发生。因为借助网络,知识复制和传播的成本也极大的降低了,教育普及也在推进,这种差距倒未必真的有那么巨大。
普通人不是没有进步,尤其是中国,我们有后发优势,关键在于我们会不会去学习。欧美那种几百年的大家族,大财团,那才是“old money”,一般人是无法企及的,但是这一点也在不断受到新技术的挑战。因为有了新技术规则就变了,以前的资源分配其实也变了,东西还在每个人手里,但是价值变了。戏曲这样传统艺术的存在也是和这种简单“复制粘贴”做的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