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多少的文人墨客曾描绘过她,多少的诗人学者曾赞美过她,我不敢以此来与前辈们相比,我只想借着月来道出我对家乡的爱。世间的月,只有一个,也只能散出一道月光,可在不同的地方,对月的感觉却不同,当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便怀疑,月,有那么好吗?为何有那么多写月的文章,“月缺是画,月圆是诗”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现如今,我才明白,在文人的眼中,月,不单单只是月了。
曾几何时,月成了我最亲最亲的友人,见到她,我便如同见到了“那里”——我的家乡。我想在我的家乡所思念我的人也会看到着当空的明月吧!
每天拖着疲倦的大脑赶在“回家”的路上时,多么希望有一个人陪伴着,可惜没有与我志同道合之士,便没有能理解我的人了。夜沉了,陌生的城市安静下来,五颜六色的霓虹完全不顾路人的忧愁而忘我的闪烁着,秋风瑟瑟,这便是秋的悲凉,由生机转向死寂的过渡。树叶枯黄了,凋谢了,死去了。突然一道柔和的,亲切的,温暖的光散射到我的身上。啊!多么亲切;啊!多么舒服;啊!多么暖人。虽已是秋冬时节,但我的心中依然点起了一丝的生机与希望。等等,好像在哪也有过这样的感受,对了,想起来了,在那,在那也有,一模一样。“那”就是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现在我明白了,月光永远是那么的可人,只是感受不同罢了。儿时在家乡,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当千里迢迢的来到异地,竟在这第一次感受到月的温暖。
月光不仅照在我的身上,同时也照在家乡的土地上,这成了我与家乡沟通的唯一方式了。自那以后,我便爱上了月。
从此,我不再迷惘,因为有月陪伴着我;我不再哭泣,因为有月听我的呼吸;我不再伤感,因为有月愿意听我唱歌……我越发喜欢独自一个人走在“回家”的道路上,因为这条道路上有着一份欣喜。少了一份凄凉,却多了一份爱。我更期盼,恨不得月无论白天黑夜的都挂在天上,让我时时刻刻的看着她。我相信月能把我的思念带到那去,月可以承载着我的魂回家。我想念我的家。“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不知道,或许三年,或许更久。只有在无助的时候才能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孤单,只有想要说心里话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独处在异境中。这便是身处异乡的感觉了。
我写不出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脍炙人口;更道不出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千古绝唱。但我可以用我的笔把真情流露我爱我的家乡,我因为爱我的家乡而思念她!
20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