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完儒家,再谈道家。
道教是对道家思想的传承和仪式化,可以说就是以追求永生为主旨的宗教,其神仙崇拜,其实是永生的崇拜。从修真到炼丹都是为了成仙得道、永生不朽。由于道教把永生追求具化为丹道法术修炼,这个途径从现代的科学技术角度看来应该是一条死胡同。无怪乎道教秉承的黄老学派被称为“工具性道家”。
再来看道家思想。首先道家思想中非常注重养生。老庄的典籍中大量关于生存哲学的阐述。具体谈到了身体锻炼的方法、为人处世的原则、纾难避祸的指引。庄子专门有一篇文章叫做《养生主》,翻译过来就是养生的哲学。
其实仔细看来,老庄所论述的养生并不是刻意追求长生,而是讲述如何在当时的社会生活环境下明哲保身、养家糊口、尽享天年(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生存指南。总结来看,其养生哲学的核心思想就是无为。通过掩盖锋芒、规避风险、屈伸自如的在当时险恶的环境下游刃有余的生活。
道家并不追求永生,而是追求顺其自然的生活,追求当下生活的自由与逍遥。既然人的第一天性是求生,则生存哲学就成为道家的主旨。
对于死亡的态度,道家反而显得非常的超脱。养生主中有一段讲述了对老子死亡的态度: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显然道家反而把死亡当做了一种解脱,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和结果。
道家的永生观是:指穷于为蕲,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也就是薪火相传这个成语的来历。强调永生也是一个自然现象,通过思想和精神的传承,实现无尽时的存在。
西方特别是现代的科学界对道家的思想相当推崇。道家思想的内涵和外延颇有当代最前沿科学的韵味。老子的著作被称为《道德经》,道不可说,这里就不说了。而德这个字是会意字,运动中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苏辙说“德者,道之见(现)也”。
<center/><center/>图1,德字的演变
道和德这两个概念与量子力学观不谋而合。道就是不可道、不可名的弥漫在宇宙空间的波函数,而德则是被人类观察体验而坍缩的物质实在。道是不生不灭的永恒存在,而德作为道的一种和特定时期呈现形式,则会有自然的生存灭亡过程。而人作为德的实体,必然会死亡,但是人的本质部分,道,则永生不灭。
写到这里,我感觉心里怦然而动。如果说人的本质是道的体现,那么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则应该是人之为人原因。否则道不需要德,人不必存在。
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很多读书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其来源于庄子•养生主的第一段话: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说是人生有限,而知识无穷。可惜原文再往后看就很不对劲了: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劳心伤神的事情,既然如此还忍不住去做,这样的人活该被累死。
关于这段话的理解见仁见智,我是用它来做对永生追求的总结。用明知有限的生命去追去永生,是一件虚妄劳心的事情。人生的目的并不是去寻求肉体永生,而是逍遥自由活在当下,即努力求生又不拘泥于生存。
以前总觉得科学研究、寻求真理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总是希望所有人都应该抛开其他,投入到对宇宙本源真理的探究中。现在我会扪心自问:如果你是上帝,设计了这样一个世界,难道你的目的就是让位于其中的智慧生物去寻求建造这个世界的方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