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三件事,第567天#
一个人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但是对于组织来讲,解决问题是组织成员最为重要的存在意义。在组织里待的久了,尤其是在国企这种组织中,你会清楚地发现,竟然有人每天上班玩手机、看视频、混日子,下班居然还会提前回家。更要命的是,他们还抱怨企业存在各种弊端,他的聪明才智没有发挥的舞台。
企业的存在、产品的推陈出新、成员的工作,都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为解决问题而存在。当企业无法解决问题,当社会不断发展,问题消失后,企业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企业解决外部问题的时候,内部自然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发现问题的一个途径就是倾听别人的抱怨!
“抱怨”这种负能量的词儿,经常被人诟病。甚至还有人专门写一本《不抱怨的世界》,在亚马逊、金石堂、诚品书店都是心灵励志类销量第一名。殊不知,当你说“不许抱怨”的时候,你或许已经与一次机会擦肩而过。因为在抱怨中,很可能你会有一次解决问题的机会,甚至是发家致富的机会。
扎克伯格听到同学们抱怨,说寻找其他同学的联系方式有时很难,要改有一个哈佛大学的花名册(Facebook),而要从学校层面来解决这个问题尤为困难。他觉得自己能比学校做的更好更快,于是Facebook就在抱怨中诞生了。倾听抱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灵感。
没有抱怨的时候,问题依然存在。解决这种隐藏在水面之下的问题,得需要洞察力。
用户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什么需求,你怎么办呢?
当年功能机横行的时代,每个厂家都想的是把手机做的质量更好、电池更耐用、价格更便宜,外形更美观。乔布斯则通过颠覆式创新开启了智能手机的新时代,洞察才是创新的根本。
有个在火车站冷饮的店主,通过洞察大幅提升了饮品的销量。他发现很多乘客在上车之前都会看一眼他的冷饮摊,再看一眼手表,看完表后也不买冷饮,然后直接上车就走了。实际上离开车还有一分钟的时间,足够他们购买冷饮。为什么乘客没有购买?就是因为人类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车站里的非理性是由于时间带来的紧张感造成的。怎么办呢?他买了一个走时精准的大钟,还配了一句话:买冷饮需要15秒,上车需要15秒。
这个简单的举动让他的冷饮销量翻了一倍。顾客没有时间紧迫的压力,可以从容的购买冷饮,然后悠闲的上车离开。洞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灵感。
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说:“严格来说,其实根本不存在产品,客户唯一位置付钱的就是体验。”
体验,就是把自己当成用户,亲自使用自己的产品。想要提升用户体验,自己就得先行体验。如果连你自己都不满意,就别指望市场会给你带来鲜花和掌声。
倾听抱怨、洞察和体验都是发现问题的灵感来源。只能发现问题还远远不够,解决问题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