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整理这件事,很多人都怀有刻板印象。认为那是家庭妇女或者职业人群才应该关注的事。毫不隐瞒,我自己在参加读书会,听分享老师介绍之前也是这样想的,直到我了解完整本书,才明白整理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你希望通过阅读瞬间变成一个掌握神奇整理技巧,完成令人啧啧称赞的漂亮收纳作品的话,我估计你很有可能会失望。整本书里关于整理的方法论特别简单,简单到你根本不必当作一门技能去刻意练习。不过你的确可以通过阅读,达到一种类似宗教般大彻大悟的心灵洗礼,从而拥有这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活体验。
关于作者--近藤麻里惠
这个小姑娘说来即平凡又很特别。她的平凡在于她出生于一个日本普普通通的家庭,孩子当中排行老二。年长的哥哥从小沉醉在电子游戏世界中,很少和妹妹交流玩耍。而麻里惠出生不久,妈妈就再次怀孕生下小妹妹,无暇照顾作者。所以可能出于想得到母亲的照顾和对母亲依恋的情节,小姑娘五岁就立下志愿想成为一个能够照顾全家的“家庭主妇”。
她内向独立,不善言谈也不依赖于谁,很少给别人添麻烦,只有在面对家里林林总总的物品时才会轻松坦诚地做自己,并在过程中逐步找到自信。
很小开始她就对报刊杂志上的生活妙招和整理小常识兴趣浓厚,在充满生活智慧和美好的小世界里陶醉着,成长着。她身体力行,从小就成为家里的勤务员和班级里的整理员且乐此不疲,虽然很多同学都积极想成为学习委员,养花员或者体育委员之类的。
所以小姑娘童年受到最多的赞叹就是:这么小就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真是了不起。
关于整理的困惑--为什么再怎么整理我们都整理不好?
在很多人心中,觉得整理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熟能生巧的技能。从小妈妈经常会对着顽皮弄乱房间的我们生气地怒斥,“快去给我好好整理一下”。然而很少有人会将整理的方法当作教养的一部分正式教给我们,长辈们很少,学校里也没有专门的课程。我们所有关于整理的认识都是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来进行的,或者简单的说,我们关于整理知之太少了。
获得至妙的整理圣经,第一步你需要打开心结
你身边是否有过这样的现象,有些人在面临很多压力事件,如临考复习,悲伤失恋的时候总是喜欢通过整理家务在派遣心中的障碍。其实整理好杂乱的房间心理上的混乱状态并不会消失,整理干净后心情的瞬间舒畅只是一个陷阱,真正的原因是“房间之乱是心乱”。
所以很多房间混乱无章的人,本质上出于他们心里对逃避现实的本能防备。太过整齐的房间会让他们心神不定。所以整理本身只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从开始整理的那一刻起,我们将被迫重新开始启动自己的人生。
另外你需要认真“思考一下理想的生活”。麻里惠曾经有一个年轻女客户,她的房间毫不客气地说就是一个“垃圾屋”。她和老师说她想过少女一样的生活,然而眼前的状况和她期待的“少女生活”相去甚远。作者于是让她闭上眼睛,慢慢设想一下少女的生活具体应该是怎样的?这位年轻女士的脑海中身临其境的浮现出理想生活的影像,“疲惫的我回到家,地板干干净净,视线范围内什么都没有,房间如同酒店一样整洁。粉红色的床单和复古的白色吊灯。我洗完澡在房间点起精油,听着钢琴演奏的古典乐,喝着花草茶,做瑜伽。。。”女士具体的描述勾勒出她理想生活的样子,拥有幸福和宁静的美好模样。而只要在真实世界里享受了一次这样的理想生活,我们的日子和人生将从此焕然一新。
整理的至简原则--确定弃留与将物品归位
进入本书的重点--“整理的魔法”,如同很多魔咒一样,整理的魔法原则也很简单,“确定弃留与将物品归位”。而且自信的麻里惠鼓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一次性彻底告别凌乱的房间。
不要相信每天整理一点点的说法,选定一个整理节日,让我们一起来个彻底的大扫除。
“日拱一卒”的方法第一很难坚持,需要有强大的耐心和持久力。其次,零星单一的整理有时候破坏的速度远远超过整理的速度,让你一直无法看到金光闪闪的理想生活,并且滋生挫败感。只有一次性彻底的整理才能够让你立刻看到结果,从而能长久保持在整理好的舒服状态,让身体感受带领心理感知彻底与原来杂乱的生活告别。
行动第一步:确定弃留--只留下让你砰然心动的,其他统统丢掉
人们在生活中总会因无法掌握“何为真正的足够”而留存过多且无用的物品,究其原因,要么是“对过去的执念”,要么就是“对未来的不安”。我们在矛盾和摇摆中丧失了审美和评判价值的能力,不断堆砌并在广告怂恿下无休止的补库存。
拥有的东西越多我们越不知道自己究竟拥有什么,于是在翻找中疲惫,在疲惫中浪费时间,消耗我们美好的人生。
所以,第一步请将多余的东西全部抛弃。把东西一个一个拿着手上,用心感受触碰时是否有心动和幸福的感觉。然后将有的留下,没有的放弃。你可能会不自信如何获得那种心动感。简单说,蕴含心动感的物品你抚摸它的时候会决策很快,手指轻柔,眼睛里会饱含恋爱般的温暖和依恋。
在整理的过程中,保持虔诚和感激,让空气充分唤醒休眠状态下的物品,一件一件感受心动并对保留和放弃的物品真诚地奉上感激之情。感谢它们的陪伴让我们神采奕奕,也感谢它们的提醒让我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每件物品都有它的使命和价值,无论是否留在身边,最终都是满含感恩在别处体现各自的价值,并在机缘巧合的时候换种方式重新回到我们的身边。
经过整理,相对整理的状态是保留原来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数量。
整理一定会有个终点,当你身边被所有心动的物品包围陪伴,而他们都有各自固定的位置,每次使用完只要记得及时归位,理想状态就可以轻松保持而不必一次次返工了。
透过整理的内涵和意义,让我们探知更多
1 阅读完此书,我钦佩作者的自信和面对取舍的果断。
这可能就是真正投入在一件挚爱事业里的自然状态吧。麻里惠说对于她自己除了整理其他的都不会,而对于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我们都有各自值得追求的事业和爱好,无论目标是什么,都值得我们倾心的付出和执着。
而你如果没有什么明确的追求,那么爱自己,爱生活,爱身边的人和物品也会让你沐浴在幸福之中。
2 用心而非用脑,让我们体会最真的自己
现代人的生活往往习惯了用脑思维去迅速判断,即时反映,这也是很多人总感觉自己经常会很疲惫甚至麻木。我们的身体消耗热量最多的就是大脑,所以脑力劳动者尽管一天没做什么大体力工作还是会觉得辛苦。
而麻里惠在整理的时候,会用心体会房间--物品--人 三者之间的和谐与平衡。用手指,心灵去感知能量的流动和心动感。
通过整理她变成了一个哲学家和心灵使者。我们在整理每一个过去的时候都是在为未来的人生清理空间,补充潜力。最重要的不是过去的回忆,而是经历了过去体验而生活在今天的真实的自己。
3 感恩的心和仪式感的尊重
麻里惠在整理的时候不会穿上普通的运动服或者家居服,她会穿着连衣裙和小西装。庆祝多余物品的”毕业日“。并且在清理之前跪在地上,双手合十进行类似参拜神社的礼仪。和房间进行能量的交流。将每一个清理当作一次由内而发的醍醐灌顶。
这难道不就是日本匠人文化的精神所在吗?无论是“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松下幸之助以及稻盛和夫都是胸怀一颗敬畏和感恩的心对待所执着的事业,不敢怠慢更不敢造次。
4 少就是多
人类的远古的基因将匮乏深深写入我们的灵魂,让现代的人吃过多的食物储藏脂肪,让我们不加分辨的收藏没有分寸的物质资料。现代生活倡导极简,本质上是让我们开动脑筋去思考何谓知足,何谓刚好。于是我们不再因过多占用而贪婪浪费,因抢夺而面目狰狞。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路径里并行不悖,从容自得。
5 在心动物品围绕下,幸福的人生就此展开
麻里惠老师告诉我们,她的学员们除了收获了真心期盼的理想生活,还在整理中,明确了人生的使命和年幼时的心之所向,从而重新确定了人生方向和追求。有的还收获了光洁的皮肤和纤细的腰身。他们纷纷表示自己的物欲降低了,自己知道所需要的东西已经全部备齐,人和物之间真正建立起联动。在赏心悦目的环境里,心爱的必备物品都保持在合适的位置,一切井井有条,一切呈现最自然的状态,人生的运气从此获得转机。
真正的人生,从整理之后开始。
Tips:整理小窍门
1. 越是擅长收纳的人越容易堆积过多无用的东西。
2 不要按照场所收拾,而是按物品类别全部堆放在一起,统一整理。
3 整理的顺序是衣服--书籍和文件--小件物品--纪念品,千万不要弄乱。
4不要把自己不要的物品送给家人
5找到每件衣服,袜品的“黄金点”,用心折叠衣服并竖着排列,让每一件衣物保持“站立”的状态
6“微笑曲线”按照衣物的颜色和长短,打乱季节,从左到右,从长到短悬挂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