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参加工作才几年,还没有结婚,住的是三四个人的集体宿舍。宿舍就在教学楼的一头,紧挨着学生的教室。有一天中午课间,我一个人在宿舍里,突然一个男生闯了进来,二话没说,气呼呼地拿起门里桌子上的一把菜刀就要往外跑。
这个男生是我的学生卢杰(化名),正上初二,我教他们班的课,但不当他们班的班主任。事发突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他可能在跟人闹矛盾,或者正在打架,冲动之下跑来拿我的菜刀。因刚刚下课,门外走廊上、楼道里到处是学生,万一他把菜刀拿了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把刀给我放下!放下!!”情急之下,我一声断喝。
或许他只顾了进门去拿菜刀,却没注意到我在屋里,我一声断喝,他猛一愣怔,手里的刀“当”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老师!”卢杰扭头一看是我,近乎本能地喊了我一声老师。
“来来,上我这来,”我放低了声音,“别怕,过来给我说说怎么了,谁欺负你了?我找他去!”
听我这么一说,卢杰开始往我这边走,一边走一边哭,委屈得不行不行的,真的是“比窦娥还冤”。
在他往我这边走的同时,我也赶紧向他走去:“过来说……”
我先去拾起地上的菜刀,稳稳地拿在我的手里,然后放在了一个不易拿到的地方。随后,我一边拉着卢杰的胳膊一边说:“来给老师说说,怎么了?”
卢杰情绪稍稍有些平复,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向我诉苦。
原来,因为某一件事,班主任老师在班里狠狠批评了他,可能他觉得那件事不全怪他,班主任那么批评他,他一时受不了,火爆脾气上来了,就想到老师宿舍里拿刀去砍他的班主任。
“一会我去找你们班主任,不全怨你的事,他凭什么全怪你?!”(我先站在卢杰一边,心理学上这叫“共情”)
一般情况下,在学生心里,老师都向着老师,即便是老师有错,别的老师也不会说老师有错,而全都说是学生有错,哪有跟学生在一个“战壕”里的呢?
仿佛终于找到了可以为他说话、给他撑腰的人,而且这个人不是别人,是自己的老师,是我,卢杰一下子把我当成了“最可爱的人”,最可靠的人。
接着,我让卢杰具体想想那件事到底他有没有错,错在哪里,班主任为什么批评他;老师有没有错,错在哪里。再就是,如果换作他是一个班主任,班里学生犯了错会不会生气,会不会批评学生……
一连串的问题提出来之后,我就静静地听他说,说的对的,我点点头表示认可,说的没道理的地方,我就再引导他思考。
“老师……”卢杰开始有所悔悟,说,“老师……我错了……”
看他情绪平稳了,也理智了,我就开始给他分析今天这事的利害。
“你几乎闯下大祸。”我说:“你班主任当着同学们的面那么严厉地批评你,让你面子上不好看,做的是有点不合适,可是,你想想啊,如果你一冲动,真拿菜刀去砍了他,你这辈子不就毁了吗?”
这学期我教他们的政治课,正好学的是法律常识。随后我结合课本让卢杰回想学过的内容:什么是违法,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并且特别强调“一般违法与犯罪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防微杜渐”都是课本上的原话。
“学了咱可不能忘了啊,”我说,“人都有冲动的时候,都说冲动是魔鬼,什么事一冲动,犯了大错,后悔可就晚了,没卖后悔药的啊!”
我和卢杰聊了很多,直到最终他确实感到自己不对,对自己来我宿舍摸菜刀的行为后悔不已。
后来,我特别注意这个卢杰,时不时地找他聊聊,直到这级学生初中毕业,没再听说他跟原来那位班主任发生过冲突。
这件事过去了十多年,那级学生早都升学的升学,就业的就业,很多都早已成家立业了,十多年我都没再见过卢杰。
有一天,我正走在校外不远的公路边上,突然一辆黑色轿车停在我的身边,车上下来一个人,高高的个子,可说是膀大腰粗,大有一副老板的派头。
“王老师!”这个人上来就喊了我一声老师,一边喊还一边要跟我握手,“您还认识我不?”
虽然十多年没见,但凭隐约的印象,稍一回想我就认出来了,他就是卢杰。
“卢杰,是你啊!哟,不错啊,开上轿车了!”
“老师,你还能认出我啊!”卢杰显然十分激动。
“怎么会不认识,我一直记得你呢!”
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即使走出学校多年,在老师面前,学生仍然会有身份角色的定位,而且,年龄越来越大,经历越来越多,很多学生对老师也会越来越尊重,尤其是当年老师对他好过的学生。
我问卢杰现在干什么呢,结婚了不,生活怎么样。他说结婚好几年了,孩子都两岁了,自己开了家小厂子,混得还可以。他说混得还可以,是不好意思在老师面前自夸,从他的话语中我能听得出,其实他的厂子效益不错,自己是厂长,是老板。
“那就很好,那就很好!”我说。
“谢谢老师,我得感谢您!”
卢杰提起了十多年前的那件往事,有些不好意思,记忆犹新地说:“我还记得那年你对我的教育,要不是您,我这辈子可能就完了……”
后记:
当了近三十年老师,当了十八年班主任,我最大的体会就是:面对各种类型的学生,处理各种各样的学生问题,很多时候,老师和学生的认识不在一个层面上,即便老师觉得自己再有理,再觉得都是为了学生好,学生未必都能理解,所以必须小心为是,慎用惩戒。
需要记住的是:教育学生,无论采用什么手段,最终都必须让学生感激你一辈子,一辈子留下感恩你的念想,而决不能给学生留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念头,否则,就可能种下一颗报复的种子,就给自己埋下一颗不定时炸弹!——那将是当老师的失败!
文/王新国 图/网络(侵删)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