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是一家快递柜公司的CEO,公司的快递柜占市场占有率达到69%,你想推出一项这样的政策:
普通用户可以免费保管用户包裹12小时,超时后,每12小时0.5元,3元封顶,节假日期间不计费,并享两次免费超时取件体验。同时推出会员服务,月卡5元/月,季卡12元/季,有效期内不限保管次数,7天长时存放。
但是这项政策遭到了公众的反对,有些小区的用户甚至拔掉了快递柜的插头。面对公众的不满,你会怎么做?
这正是当下丰巢最近所面临的处境。
在举举看来,丰巢已然成为快递柜市场上的最大垄断者,五毛钱在短时间内会让一些用户气不过离开,但是两个月之后呢?有底气的丰巢会是受益方。毕竟有无数个用户,但只有一个丰巢,这正体现了一致的力量。
然而这件事情不只牵扯到用户和丰巢,让我们来追溯一下,快递柜为什么而生?
中邮速易递起步最早的公司,早在2012年就开展了智能快递柜业务。
但是目前丰巢才是市占率最高的公司。
快递柜解决的痛点是什么?
我国小件快递市场规模大,智能快递柜瞄准行业‘最后100米’ 痛点,一方面签收时间灵活、保障货品安全,另一方面避免快递员重复上门,提升投递效率。
我们不是时时刻刻在家等快递,既然如此,约定好一个地点取快递(快递柜)既能保障快递的安全,也能提高快递员的效率。当然最主要的需求满足方是后者,毕竟一开始放入快递柜只有快递员自掏腰包。
高速增长的快递包裹量,加之城市劳动力数量不足,完全依靠传统的“快递小哥”上门派送已经不太现实。如果件件都需要快递小哥送货上门且需要多次上门,相比直接投放在快递柜,同样的快递数量需要更高的成本。
那么,快递公司的利润势必受到影响。
好在随着智能化物联网的发展,免费寄存的快递柜成功打入小区内部,形成一个快递公司——快递柜——小区的闭环生态圈,并且这种生态圈具有很强的用户黏性,因此进入壁垒也很高。
那么,为什么丰巢突然要收费了呢?(大家不是都处的好好的吗?)
让我们先来看看丰巢的营收和成本构成。
截至2020年3月31日,丰巢目前投入约178000个快递柜,虽然丰巢的市场占有率很高,但是这改变不了丰巢年年亏损的现实,入不敷出之时,要么减少成本,然而快递柜的成本很难通过创新研发等方式达到大幅度降低。
那么就只有增加收入。
丰巢恰恰是这么做的,通过对用户收费来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
在超时收费的“激励”下,人们可能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暗示自己尽量早取件,这会极大提高快递柜的周转率,在按件计酬的薪酬体系下,快递员的派送效率也得到提高,同时丰巢得到的派件分成也增加。似乎只有消费终端的消费者成为被宰割的羔羊。
然而事实是,随着对快递服务的需求增加,快递派送价格上涨是必然的趋势。
对快递公司来说,使用快递柜本身就隐含着派送快递的成本上升的事实。假如丰巢没有对用户收费,而是对快递公司收费,一部分必然以价格上升的方式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试想如果是快递公司提高价格,消费者会更容易接受吗?举举认为,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是快递柜周转率不高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如果直接将收费落到消费者的头上,短期内或许能够起到激励取件的作用。但是在长期呢?正如有些用户所说,我买了会员但是还是不会去取件,那此类激励之说还有意义吗?
丰巢的未来如何?这一收费政策会让其转亏为盈吗?
丰巢或许应该推广增值服务,如拓展生活类服务。从数据、流量中掘金。仅仅从广告费和用户超时取件收取的费用来维持盈利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激励取件,可不可以这样做呢?
在12小时内取件的用户获得积分,快递柜公司和快递公司达成协议,对于积分较高的用户,可以为其有限次数提供快件运送的vip待遇。
其实,早在快递柜推出不久,就有人吐槽:快递员真的越来越懒了,没跟我打一声招呼就把快递放在快递柜里。(简称不告而投)
这其实反映了快递员和用户之间难以实现直接对接的问题。丰巢一收费,用户早就积压的怨气和突然被收费的不解全部溢出。
这也让举举质疑,快递公司的用户投诉机制,真的起作用吗?面对用户投诉,快递公司是否做出一些举措来改善局面呢?又或者只是坐视不管,把用户投诉、派单压力都分到快递员头上。
有人认为:
快递员在使用丰巢快递柜前,要尽量给客户电联确认,并告之尽快取件,避免超时收费引发客户投诉,提升服务质量。
但是举举认为,这还远远不够,将确认是否快递柜取件这一环节往前落实,才是更有效率的办法,比如,在电商购买环节设置选项:是否需要快递柜取件。适当降低快递柜取件的邮费,超时再采取收费措施。同时,适当提高上门派送的邮费。这样也可以实现用户的筛选。
人都有惰性思维,如果不是特别急用的东西放在快递箱,有时候不太在意也就忘记了,更何况在冲动消费的时候,我们总是喜欢购买一些自己并不是真正需要的东西,如果躺在快递箱里的是你很喜欢的宝贝,你怎么忍心让它躺那么久还不带回家呢?
在倾诉不满的欲望得到满足之后,在收费的结局成为必然之前,有空也审视一下自己的购物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