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去年夏天,我认识了几个小伙伴。从相识到相知,后来熟的不避讳在对方面对说骂人说脏话。他们一致给我的评价是活泼开朗很外向,我说我正好和你们说的相反,我内向文静不明朗,他们集体说你骗人,我们才不信呢。
小A:“大美女B,我不和你合照,你肤白貌美大长腿,谁让我是没你高呢。”
小C:“我高度有了,但我没有你的好皮肤,我也不和你合照。”
我:“来来来,合照我来,矮怎么了,不影响我拍照啊,黑怎么了,我就是来当绿叶的。”
小A、小C:“嗯,就你迷之自信,我们学不来。”
可我是真的内向,但没人相信。
看到的或许和实际情况不一样,那你会观察对方什么以此判断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二 那观察和判断人看几层呢?
1 感知层
感知层就是你看到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如他的相貌,穿着,身材等。
我的一个小伙伴第一次见我时,看我穿着长款白色衬衫配黑色打底裤加运动鞋,于是她认为我这个人好相处,事少。
你看到的结果,要知道除了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还有一部分受她的角色影响。
2 角色层
简单说就是他的职业是什么,他所扮演的角色是怎样。
例如你碰到一个老师,那你的感觉可能他是无私的,他会为学生传道授业,不辞辛劳。虽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这样,但我们会大体有这么个角色定位。
3 资源层
它可能会包括一个人的财富、人脉和精神资源,每个具体的人所拥有的都不一样。
最初进群时,我们都是一样的角色,但后来我们各自的能力和资源不同,有的人成了管理,有的人消失匿迹,有的成为大家的榜样……慢慢大家拉开了距离,最终走向不同 。
在资源层,你会简单的抓取表面数据,问对方车子、票子和房子来给对方估值么?还是会看到更深层的东西呢?他的精神层面你会分析吗?
4 人的能力圈
能力圈就是你擅长并懂得的知识组成的,在这个领域里,你能比90%的人做的要好。也就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能为他人带来什么价值?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你知道了对方的职业和财富状况,你会关注他的能力圈么?你会考虑他能其他人提供什么价值,又给你提供什么价值么?
在认识前面说的小伙伴时,我没考虑这些,我当时认为他们真诚善良,可以交往,完全不知道还有这些考量。
5 一个人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
你怎样才觉得自己有存在感?是照顾好家庭,是被人所需要,还是你能为社会做贡献呢?
如果你清楚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存在,那么你就会努力去提升自己,学习技能,去改变自己的能力圈,改变自己现有的资源,甚至让自己脱胎换骨。
我们不正是对自己不满意才走到读书营这个大家庭的么?在这里我们学习读写说,以此提升自己的能力,一点点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三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火车上,我们随意和身边的人聊天,他是什么样的人又到达了什么层次,这时完全不用关心,因为很可能下火车我们就再也不见。只要一眼看过去,有想聊天的欲望就可。
如果你是打算进入一个短期关系,或者只是萍水相逢,那就看表层,只要关注感知层就好。
你和你的闺蜜或者哥们是不是一个电话,对方就为你放下手中的事,听你说话或者应声而来解决你的问题呢?
如果你要追求一个长期关系,那就不仅看表面,还要看到对方让自己变化的内在动力,你要考虑在未来你们是不是能一起成长,彼此适配。这时候对方对自己存在感的设定和感知,他对自己能力圈的学习和经营,还有对自身资源建设和管理才是最重要的。
你会为自己选合作伙伴了吗?你都看什么方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