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仰的人不焦虑

威乐书院

人的焦虑一般分为两方面,一方面跟钱有关,另一方面跟钱无关。人会在不确定性因素特别多的情况下,因为无法快速判断,而陷入一种心理焦虑。

人有很多情绪,喜怒哀乐悲恐惊,七情六欲,却没有人特地提到过焦虑,这说明在情绪中,焦虑属于持续性很长的慢性病。想要解决焦虑,我们得先找到不焦虑的人,再看我们跟他的差距在哪里。

我们眼中最不焦虑的人,就是那些看上去很厉害的人。他们看上去不焦虑,其实只不过是我们和他的焦虑不同,他们的能力,足够轻松解决我们的焦虑。

《遇见你之前》|大家各有焦虑,只是彼此都不能体会

我接触的所有公司老板,特别是像我们这样公司成立了快三十年的老板,其实非常焦虑。他们最焦虑的事就是企业转型。

转型有无限多的可能性,也有很多不确定性:转不转?朝哪转?怎么转?跟谁合作能让转型更顺?我们不知道转型能不能成不成功,它的成功几率甚至可能比当年创办公司的成功概率还小。

想要不焦虑,最方便的选择就是卖掉公司。但卖掉公司后,钱一多就得理财,外汇可能还会贬值,人就又焦虑了。

《亚瑟》|有钱人的烦恼也并不少

有没有完全不焦虑的人呢?还是有的,比如有信仰的人。你去寺庙就会发现,师傅们都不焦虑。

我前两天看到一个故事,有一个村里的寡妇生了一个孩子,她很害怕,就把孩子放到了寺庙门口。师傅把孩子抚养长大,很多年以后,这个寡妇准备把孩子领走。她感谢师傅为了抚养孩子,多年来承担着骂名——大家都骂师傅,身为出家人竟然偷人。

结果和尚说道:「你不用感谢我,我没有任何损失,因为我一出家就已经断了是非,他们说是什么都跟我无关。我还要感谢你,给了我一次考验的机会。」

价值观,轻的叫鸡汤,其次是意识形态,最重的叫宗教,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解决人们的烦恼。

有信仰的的人,可以轻松化解烦恼

佛教的最高境界,即「佛是智慧」,修行是解决自己的智慧问题,让自己成佛就是更有智慧。

人一辈子操心三件事:

第一件事情叫钱的多少,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能挣多少钱。

第二件事情是苦乐,不知道自己会经历多少痛苦和幸福,比如说你结几回婚,爱几个人,喜怒哀乐悲恐惊,这些情绪快乐与痛苦你都没法预见。

第三件事情叫生死,不知道自己最终以什么方式结束生命。是车祸,是癌症,是上吊,还是被杀掉?

普通人总是觉得苦就是苦,乐就是乐,所以要趋利避害。钱多就是多,少就是少,一定要多挣,一旦少了就不开心。另外生就是生,死就是死,活着总比死了好。佛教也永远在跟你讲这三件事,可是它用等号解决了这三个问题——生等于死,苦等于乐,多等于少。

佛教平和、化万物为虚无

告诉你放下欲念,也无需纠结生死与苦乐

大陆人是最焦虑,因为大陆只有两亿人信三大宗教,还有九千万党员,他们算是有信仰,剩下 11 亿人都没信仰——11 亿人都为人生这三组矛盾在发愁。

香港人的法律很严格,做事儿前要先看看周围有没有警察,或是会不会犯法。

台湾人很有意思,按照面积和人口算,当地的庙宇密度是最高的。台湾人的心中有信仰,所以大家到台湾,会发现他们每天都很开心,说话口音软软的。就算是发火的时候,他们也就最多说一句:「你想怎样?」

实际上,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大陆、台湾、香港3个地区的华人,他们的焦虑很不一样,而且他们的焦虑程度和他们解决这三组矛盾的方法有关。

你一旦有了这种价值观,就再也不烦恼了。生等于死,死也是生,你们也不要悲伤。钱丢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安知非福?

懂得苦就是乐,人生一下就霍然变得释然了。这样想开了之后,你还有什么好焦虑的呢?

河湾商学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珠穆朗玛峰什么都没有做,他只是长得高。于是很多人想去占有她。很多人想去攀登它。可是他仍然什么都没做,只是...
    菩提书下阅读 3,669评论 0 0
  • Gradle compile:jar包/依赖代码 在编译的时候需要依赖,在运行的时候也需要 Gradle prov...
    万士辰阅读 14,2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