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子教育这场温暖的修行中,我时常叩问自己:该以怎样的角色陪伴孩子成长?
关于分床这件事,我陷入了温柔的纠结。孩子步入一年级,却始终未建立分床的意识。或许在外人看来,这是我不够果断;但只有我明白,真正舍不得分离的人,是我。那些相拥而眠的夜晚,承载着太多难以割舍的依恋,我像抓住珍宝般,不愿松开这份亲密无间。
在学习教育方面,孩子爸爸主动承担起辅导的重任,他用科学的方法和耐心,让孩子稳步前行,我由衷觉得他做得很好。正因如此,我逐渐淡出学习辅导的角色,却又难以克制“越界”的冲动。每当孩子学习时,我总会忍不住指出他的不足,这里不对,那里有错。可孩子爸爸却认为,教育需要多些鼓励与肯定,而非频繁的批评。
最终,孩子爸爸委婉建议我专注于孩子的后勤保障。他说得没错,我的“诈尸式”插嘴,不仅没能助力孩子成长,反而打乱了学习节奏,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在这场教育之旅中,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思索如何以更合适的方式,陪伴孩子走过每一段成长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