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链接到的一些人,他们悄悄的影响着我,改变着我,仿佛在优秀的途中又被推了一把……
001
最初认识静妈是因为她家的小宝宝——衣着有型,头上戴了朵花,五官迷人,长得让人忍不住想亲一口。
再后来想深入了解静妈,是因为极少听到她抱怨——没听过她抱怨先生,也没听到她抱怨婆婆,更没听到她抱怨静静!(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是Ta的品牌)她总是把自己和静静收拾得不仅干净整洁,而且得体好看。所以,引起元妈的关注和欣赏。所以,互动就频繁起来。所以,就有了后面的“约饭计划”。
一个人带娃做饭,常常会手忙脚乱,娃常常会状况不断。于是元妈与静妈商量了“约饭计划”——轮流到对方家做饭吃,轮流照看宝宝。
第一次到静妈家吃饭,元妈对静妈的好感再次升级——
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
静妈把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条:一进门,小小的玄关,一小把干花插在花瓶上,不常穿的鞋子用统一的鞋盒装好。
为了便于宝宝活动,静妈把客厅家具换成矮桌子、矮柜子。所以即便客厅空间不大,一眼望去也不觉得拥挤。一席浅绿色的窗帘垂挂在客厅的窗户边,大白墙用风景、植物类的壁纸装饰着。
元妈的视线穿过阳台,有一盆绿植静静地呆在阳台上,收回视线,目光落在客厅的冰箱上——一看就是经常擦拭的结果,那冰箱表面仿佛可以照出人来。
最令元妈刮目相看的是那狭小的厨房,台面居然不油腻!窗台居然不油腻!厨具居然不油腻!
饭后离开那个不足35平米的一室一厅,元妈内心荡起一层层的涟漪:
热爱生活的人,从Ta的居住环境就会发现。
热爱生活的人,从Ta的穿衣打扮就会发现。
热爱生活的人,从Ta的精神风貌就会发现。
热爱生活的人,会给周遭带来希望。
我们常常觉得带娃忙、带娃累,所以会把一些平常的事情给忽略了,而恰恰是因为忽略了这些平常的小事——把居住环境收拾整洁、把自己打扮漂亮,让我们离幸福越来越远。
002
月初接到园凤的通知——10月份的活动是每个小组朗诵诗歌,并录制成视频。
我心里想着,录制视频我会,但剪辑我不会啊……怀着侥幸心理想在小组群里找个帮手,后来估计大家都很忙,我的想法并没有如愿。
幸好现在的剪辑软件不算复杂,收到小伙伴们的视频后,我用imove进行拼接起来,再用乐秀APP进行做特效处理。最后总算完成了任务。
处理小组的朗读视频,我花了将近3个小时处理。
第1次:拼接好+小组成员名字
第2次:拼接好+名字+卡通动图
第3次:拼接好+名字+成员介绍+诗歌内容
第1次视频完成后,我把视频发到小组群里,内心完全处于自嗨状态——
不错哦,我居然会剪辑了。
不错哦,我居然这么快就完成视频了。
视频剪辑并不难嘛……
在得到园凤的肯定后,我更加得意忘形了——嗯,我的学习能力真棒!
小组群里安安静静,没有人发表意见,估计是被那粗糙的视频震惊到了,不好意思提醒我,然而神经大条、脸皮厚如墙的我,还不自知。
如果不是晓青的善意提醒,我还准备把第1次的视频作为终稿,现在想来,还好没有把它作为终稿,否则就太辣6班所有同学的眼睛了!
“组长,视频是用什么软件做的,复杂不?”
“不复杂啊,挺简单的。”
“那能不能再做得精致一点啊,感觉结尾太仓促一下子就没了。”
“好的,还有其它建议吗?”
“能不能让伍逵重录一下,听不见声音,我和张萌在视频里面没有头顶,看着怪难受的。”
“谢谢晓青提醒,我再优化一下哈。”
采纳了晓青的建议,我做了这几件事:
(1)联系伍逵重新拍视频
(2) 用PPT做了几张润色的图
(3)把所有的素材拼接起来
完毕后,我把视频发到小组群和值月群里。我收到这些反馈——
“组长有心了,留做纪念”
“这个很惊艳呀”
“好专业!”
我自然是高兴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为什么没有按自己能达到的最佳效果来做?
为什么让将就成为一种习惯?
为什么得到鼓励后就不思进取了?
我想我把全职妈妈当成一个幌子了——你看,我很辛苦的,平时还要带娃,再做这个公益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追求高标准?那我会累死的!
这,就是给自己设限,让自己远离优秀,甚至会失去竞争力的!
“你做一件事的方式,就是你做每一件事的方式”
我想起了这句话,细思极恐——
当低标准成为一种习惯,我如何成为胖元元的榜样?
当我一直以低标准要求自己,如何能够打造个人品牌?
难的不是开始,而是开始以后不忘初衷,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这应该成为一种习惯。但是有多少人在开始之前,就认真思考过为什么要开始?
未来,是由每一个当下组成,每一个当下,你用心而努力,将有一个更好的自己在不远处等待你……
003
猫小墨第一次找我的时候,我对她并没有多大的印象。后来,因为我们都是10月份的组长,在小组长群里露面的频次就多了。我开始留意她来——
她是一个追求美感的姑娘:
第一次她发出图片类型的通知,因为文字多,后面的文字就缩小处理了。发出后,她觉得不对劲,立马调整,重新发出来。
她是一个非常细心且自我要求高的姑娘:
(1)每次的作业统计,她交2次,第1次收集已发布的,在截止时间之前,她会再交一次最终结果的。
(2)她严格按照群规的说明执行,虽然统计这件事情看起来简单,但不意味着容易——一个个核对,一个个联系。没有交作业的,主动联系对方交作业。没有评论的,主动联系对方评论。没有交红包的主动联系对方交红包。有时候对方因为种种原因,光是通过好友这一环节就令人焦急不已,更别提信息不回的……
通过猫小墨,再对比自己,自愧不如。
写通知的时候,虽然我也琢磨着文案,但只要胖元元在旁边,我就会分心,提取重点就往小组群一丢,统计作业的时候,我一般统一一次统计,因为觉得用电脑操作不方便——开电脑——》打开Excel——》打开Word——》打开微信电脑版……所以一旦元爸不在家,我一般懒得开电脑,后面再有同学补评论,我一般只是在微信上告诉值月生……
对比之后,才能够知耻后勇。猫小墨战友的这些细节也许是她平时一贯的行事风格,而我呢,想要做得更好,并非是照抄照搬,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场景不同,调整做事方式,不过是把Word文档换成用有道云笔记统计,就这么一个小细节就能够让自己比过去变得优秀一些,然而一开始我并没有想到。想来一个人不进步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种是不主动思考。
所谓的惯性思维,不过是惰性思维的表现。让思维流动起来的方法有多种,也许就仅仅是多想出一个解决办法,多体验未知事物,多尝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
不想让未来暗淡无光,从现在开始:
试着注重细节,热爱生活。
试着对自己有要求,提高标准。
试着让思维流动起来,主动思考。
投稿:608-Emily-奔跑的艾米 橙子学院码字岛第1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