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日拱一卒,积硅步,精进未来的自己。
万维刚老师的专栏《精英日课》,这几天正在解读《人人说谎:大数据,新数据以及关于真实的你我,互联网能告诉我们什么》,这书名也忒长了,作者名也不短,赛斯 -史蒂芬斯-大卫德威茨,沃顿商学院的数据科学家,这书5月9日刚刚出版 ,正热乎着呢。
这本书的中心意思是:有很多东西是我们平时看不到,也打听不到的,只有通过大数据才能了解到。
当然,万老师分别从各个方面,深入浅出的来解读了书中的许多视角。我只是摘抄一部分让我开脑洞,长眼的有趣数据,有一点那么远,这么近的恍然一悟的感觉,不论男女,不论东西方,不论发达落后,最真实的表达原来是在互联网里,在大数据的统计里,绝非是“朋友圈”里。
我们的朋友圈粉饰的高大上,而实际行动中可能有很多上不了台面,心里都有小暗流,不是我一个或你一个,是众多个。
大数据近年来,被用的泛滥了,成了某些人或公司标榜自己成绩的词儿,但是,我们又不能忽略在大数据下得出的一些跟我们直觉相反,但却是更可信的言论。
(1)根据Google的记录,“无性婚姻”这个关键词的搜索次数比“不幸婚姻”要高3.5倍,比“无爱婚姻”要高8倍。人们对婚姻最大的抱怨就是无性婚姻!无性婚姻,是比人们想象中大得多的问题,只不过在公开场合调查中,人们不愿意说实话而已。
(2)美国人也有重男轻女的现象。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人生了男孩和女孩一样高兴,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甚至美国人不收养了很多中国女婴。在搜索数据的显示下,美国家长对待儿子和女儿的看法是有区别的,搜索“我儿子有天赋吗?”的比例比“我女儿有天赋吗?”的比率高2.5倍,搜索“我女儿是否超重”的比率,比搜索“我儿子是否超重”的比率高2倍,美国家长期望男孩有天赋,更聪明,期望女孩长得,不要超重。
而且,总体来说,家长在搜索和儿子有关的信息里,用的词更加正面,而搜索女儿的时候,用的词就比较负面。
(3)2014年,当时奥巴马已经当了6年的总统了,老百姓应该对他特别熟悉了吧?非也,在一次讲话中,数据搜索到了很多“愚蠢的问题”,比如,奥巴马今年多少岁?副总统身边的那个人是谁?众议院议长为什么戴个绿领带?看,不只你不懂这个那个,不懂的人多了去了。
(4)男性经常问Google的一个问题是,自己身上某个重要器官的尺寸是不是太小了,这个问题在男性的性相关的问题中排名第一。可是数据显示,女性搜索男性这个尺寸的频率,大约是男性的170分之一,而且,女性的搜索中,有40%是抱怨尺寸太大而不是太小,谁想得到呢这个概率呢?
(5)女性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自己某器官的气味不对。事实上,男性搜索相关话题的频率,跟女性搜索男性尺寸的频率一样小,而且其中大部分也不是抱怨气味不对。
其实万老师列举了书中各个方面的数据分析,想更深入了解的就去看看原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