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每一种感觉就是一股信息流。无论它是经过哪条通路进入脑,视觉也好、听觉也罢,脑中的无意识系统都会将它置于情境之中分析,并且参考我们的知识、情绪和记忆,综合出一个对于世界的有意义的表征。我们无意识的加工器会分析五种同时到达的感觉流,找出相似的特征,从而创再出一个个抽象概念,让我们能够有意识地体验。”ELIEZER J.STERNBERG
都是榴莲惹的祸
很多北方人对榴莲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从那奇怪的味道开始,喜欢的人对它情有独钟,奉为饕餮盛宴,而嫌弃的人对它恨之入骨,避而远之;都是榴莲为什么待遇差别这么大呢?
这就不得不说我们的认知过程模型的第二层:感知层。
感知层概念
感知是把外界信息转化成大脑能够处理的信号的一种生物功能,是我们获取外部世界信息的过程。
感知=感觉+知觉
感觉是感觉器官接收到的物理信息刺激;
知觉是大脑对这些刺激的解释;知觉已经有了意识的参与,这是核心区别;
榴莲气味对我们的感觉刺激都差不多,但是每个人对这种味道的知觉却不一样,即每个人的大脑对相同刺激的解释不同,有些人把这种刺激解释成一种人间美味,自然会偏爱有加,有些人把这个味道解释为难以忍受的异味,那当然避而远之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榴莲让大家又爱又恨的原因。
感觉
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感觉器官分为五种,既触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视觉。
但是随着生物学研究的日趋深入,科学家还发现了其他感知器,比如保身体平衡的前庭感,能感知到加速运动和旋转运动。以及本体感,就是你能感知到自己手、脚所处的位置。
这两个感觉可能平时没什么感觉,但是失去了它们,你走路都都得看着自己的脚才能走,你会无法控制平衡,感受不到加速和失重,感受不到跌落并做出应对。
感觉的生理局限性导致认知偏差,人类的感知器官无法看到真实的世界。
我们认知世界的过程其实跟盲人摸象的故事殊途同归,往往容易以偏概全,以假乱真,这是所有人都容易发生的认知偏差。
你以为你看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事实上我们的视力甚至都不如一只螳螂,因为人类的眼睛只有三种视觉细胞,而螳螂拥有12种视觉细胞,在这点上它确实可以碾压你。光的颜色比人类想象的要多得多,但是我们受限于三种视觉细胞只能看到部分光的颜色。
你以为你听到的就是真实世界的声音,事实上我们的听力甚至都不如一只蝙蝠,因为我们人类耳朵的听力范围是20赫兹到20千赫兹,而蝙蝠听力范围是1000赫兹到120千赫兹。
你以为你闻到的味道就是世界真实的味道,事实上我们的嗅觉甚至都不如一只狗,狗的嗅觉细胞是我们人类的六十倍,处理嗅觉的大脑就占据了狗脑的八分之一。
是不是很自卑,没事,在味觉上我们人类绝对可以傲视群雄,这点自信还是要有的,如果很不幸你还是个吃货,那你至少可以秒杀我们大部分的同类,在味觉上称王称霸了。味觉绝对是上帝设计人类的意外,因为吃货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言归正传,受限于这些落后的感知器官,人类感知的世界是不完整的,这也就是我们在感知层要提升认知的目的所在。
知觉
知觉是比感觉更高的意识层次,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知觉已经包含了逻辑,形象意识了。
你能区分出200个煎鸡蛋的区别吗?
相信大家都看过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纪录片,其中有一个情节非常有意思,小野二郎训练学徒的过程是这样的:学徒首先要练习拧毛巾,毛巾的温度很高,所以学徒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严格训练才能拧好热毛巾,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十年,十年后学徒开始学习煎鸡蛋,做了大概200个煎鸡蛋以后,这个学徒仍然觉得不够完美,于是又琢磨了三四个月,这时候小野二郎看到学徒做的煎鸡蛋,终于说道:“这就是煎鸡蛋该有的样子”,并宣布这名学徒成为“职人”,这名学徒兴奋地哭了,甚至都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再次问了小野二郎后才相信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职人”。
同样都是煎鸡蛋,为什么小野二郎心中的“煎鸡蛋”跟学徒做得“煎鸡蛋”有那么大的差距,这也就是知觉的差异导致的,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感觉刺激有不同的解释跟理解,即每个人的“微观体感”不同,造成对煎鸡蛋的认识不从而产生了它们结果的巨大差异。如何区别它们之间的微小差异呢?我们需要对大脑感知建立一个模型。
下面就是我对感知所思考的双系统模型,它能解释我们生活中大部分关于感知的疑惑。
细心的小伙伴会一定会发现双通道模型不仅适合感知,记忆、思考、行为也同样适用。
双系统模型
1.大脑中的两套系统在塑造我们的知觉。
一套是无意识系统,负责识别模式,根据这些模式预测将来,并决定如何将知觉的碎片拼接在一起。,从而创造一个统一而富有意义的解释。其实就是在给我们自己说一个故事。
另一套系统是有意识系统,他接受无意识系统的运算结果,在必要时进行审查。并根据由此获得大量背景知识来制定决策。
“研究表明,文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比如你当看完这话句后,才发这现里的字全是都乱的。”
你能一遍读懂上面秩序颠倒的文字,就是无意识系统在偷偷努力工作的结果,而你第二遍认真阅读这句话从而发现每个秩序颠倒的词的过程就是有意识系统在参与分析。
梦是如何发生的?
梦境就是我们有意识系统关闭,而无意识系统打开的状态,睡觉时你的视觉系统并没有打开,但是我们大脑中确有梦的图像,就是因为执行高级决策的有意识系统器官-前额叶皮层在睡觉时完全静默,有意识系统完全关闭,而无意识系统取代了你的眼球,利用了我们储备的知识跟记忆,将离散的信号串联起来,编织成一个精彩的故事,对我们来说,那个体验就是梦境。
2.大脑中的两套系统在支配我们的行为。
自动驾驶的鼻祖是我们人类自身
很多开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你每天按照固定线路开车回家,路线对你来说已经烂熟于心,这时你经常会不由自主得思考一些问题:领导为什么今天又批评我了,孩子学习成绩怎么又下滑了?今年的旅游计划是不是又要泡汤了?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很多问题摆在你面前让你不得不思考解决办法。虽然你人在开车,可是大脑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最终你也安全到家了。我当然不赞成这样的做法,因为你无法注意到路上的突发状况,随时会发生安全问题,但是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情况。
本质上是你的无意识系统在自动驾驶,你的注意力完全在别的地方。
大脑中有两套系统控制我们的行为,两套系统具有不同的效力,读取不同的记忆。
无意识系统表现为习惯系统,属于程序性的系统,能够设定固定的流程,速度也快。可以完成刻板的工作。大量练习会使一些行为变为自动,表现为习惯,这样才能把非习惯的有意识系统解放出来,专注于别的事情。比如开车沿固定线路回家。
同时我们还可以启动有意识系统,它会慎重而有意识的分析,速度更慢,但是更加灵活,能够应付更多的变化。
3.大脑中有两套系统在存储和提取记忆信息
要减肥时候,千万别一边吃零食一边看《权力的游戏》
单身狗的周末就是深夜一个人一边吃着最爱的零食,一边刷着《权力的游戏》,然后信誓旦旦的给自己说,减肥最多只吃一包零食,伴随着浓重黑眼圈准备睡觉的时候,突然发现桌上的一堆零食都消失了。你赶紧喝了一口八二年的矿泉水压了压惊,蒙住被子祈祷这都不是真的。
那么你为什么就吃得停不下来呢?你明明知道自己要减肥,还信誓旦旦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只吃一包零食的小目标,但依旧感觉做不到。答案很简单,跟我们的记忆有关。
我们的记忆分为两种,一种是程序性记忆,它是如何做某事的记忆,比如开车、系鞋带、打字等需要经过锻炼才能完成的一系列程序性动作的总和。源于大脑的外侧纹状体,大脑的习惯就是在这里产生的。
另一种是情节性记忆,它是关于个人情况的记忆,比如过去的经历跟感受、去过的地方、连同你的情绪都被记录下来。主要是存取的背景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源于大脑深层海马。
当我们专心刷剧的时候,《权力的游戏》占据了我们有意识系统,如果你很不幸,还在做一件刻板的事情,比如吃零食,大脑只有分配无意识系统去接管这项工作,有意识系统没有精力去提取情节性记忆,而这个记忆是作为我们决策是否继续吃零食参考依据,比如担心减肥失败。缺乏有意识系统的有效监控,然后无意识系统就会持续做习惯性动作,杯具就重演了!
4.大脑中两套思考系统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切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系统2将注意力转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畅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THINKING,FAST AND SLOW》BY DANIEL KAHNEMAN
DANIEL KAHNEMAN所说的系统1就是无意识系统,系统2就是有意识系统。无意识系统是自主运行的,当无意式系统运行遇到阻碍的时候,便会向有意识系统寻求支持,请求有意识系统给出更为详和明确处理方式来解决问题。总之,大多数事情都是无意识系统完成的,当事情变复杂苦难时,有一时系统就会接手难题。
无意识系统与有意识系统相互影响。
1、有意识系统通过心理模拟影响无意识系统
美国高尔夫名将老虎伍兹的父亲回忆:老虎伍兹每次大赛之前,都要开车到比赛场地,在那里练习几轮,然后回家,闭着眼睛,静静地躺在床上,他父亲问他在做什么,他说这是在脑袋里练习那些比赛中需要的击球。
这就是心里意向训练法,也叫心理模拟或者心理演练,每一个简单的动作,背后都有一条由习惯驱动的神经肌肉回路,心里演练能够增强这条回路的功能。很多高水平的运动员都在使用的一种练习方法。
心里模拟是有意识系统影响无意识系统的一种手段。
这个方法对于那些健身找不到肌肉发力感的童鞋有奇效,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很多新手都通过这个方法突破了瓶颈。
2、无意识系统通过镜像神经元影响有意识系统
看到别人打哈欠,我们也会打哈欠,这就是镜像神经元在起作用,镜像神经元位于脑中的一个神经网络,这个网络包括脑的运动区域、额叶和顶叶。当我们观察人类行为,这个网络就会动员起来,在心里模拟我们自己做出这个行为时的感觉,并自动开启心里意象。
镜像神经元非常重要,它模拟他人行为的能力,能帮助你体会他人的感受,是我们共情的基础。
镜像神经元是在无意识中发挥作用的,所有这一切都是自动发生的。这也能解释为什么爱情动作片的市场从来没有冬天。
你在路边看到一个乞丐在乞讨,你立刻就会感同身受,这就是你的无意识系统在悄悄地模拟别人的感受,然后你才会出现怜悯之心,这其实就是无意识系统在塑造我们有意识举动,调节我们的社交行为,并协助我们将他人的体验化作内心的一部分。
上面我们主要从神经学角度分析了双系统模型的原理,它是我们整个认知系统的粗略模型,双系统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同时多任务处理,但感知层的认知偏差也随之而来:
这是为维基百科上总结的几乎所有人类的认知偏差。下面我就分析感知层有关的认知偏差:
感知层认知偏差的由来
在感知层所产生的认知偏差,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感觉信息太多,知觉主观过滤;一个是感觉信息少,知觉主观脑补;
感觉信息多产生的认知偏差
信息过多让我们要很不舒服,所以我们主动对信息进行过滤。噪音成为了信号。
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我们必须主动过滤绝大多数的垃圾信息。所以我们的大脑也有一些简单的原则来选择性地接收最有价值的信息。
1.我们的大脑更容易注意到那些最近已经遇见过的事物。
认知偏差: [可得性捷思法],[注意力偏误],[真相错觉效应]* ,[多看效应], [情境效应,依赖提示的遗忘,心境相合性记忆偏误], [频率错觉,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 [移情隔阂], [不作为偏误],[基本比率谬误]。
2.我们的大脑认为不常见或者令人吃惊的事情非常重要,同时我们往往会忽视那些普通的或符合预期的信息。
认知偏差: [怪异效应,幽默效应], [雷斯多夫效应] ,[图片优势效应],[自身相关效应],[负面偏误],
3.当事情有所变化时我们会提高警惕。并且我们会过高地评估事情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类似的,当我们对比两个相似的事物时,也容易倾向于对比这两个事物的价值之间的差异,而不能够分别独立地评估其价值。
认知偏差: [锚定效应,对比效应,聚焦效应],[货币错觉], [框架效应],[韦伯-费希纳定律],[保守倾向] , [差异偏差]。
4.我们更容易注意到每一件事情中符合我们信念的那部分细节。你也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往往忽视了违背我们自己的信念的信息。
认知偏差: [确认偏误], [相合性偏误],[购后合理化,支持选择偏误], [选择性知觉], [观察者期望效应,实验者偏误,观察者偏误,期望偏误],[鸵鸟效应],[主观验证], [持续影响效应], [塞麦尔维斯反射]。
5.我们更容易注意到别人的缺点,也更容易忽略自己的缺点。
认知偏差: [偏见盲点],[素朴犬儒主义], [素朴实在论]。
感觉信息少产生的认知偏差
缺乏意义的零散信息会困扰着我们的大脑,所以我们自行脑补了信息中缺失的部分。信号连成了一个事件。
我们只能看到大千世界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我们仍然需要从这一小部分世界之中建立起每个人的世界观。在过滤了过多的信息之后,我们的大脑就会将所有的信息连接起来,脑补出这些信息之间缺失的细节,并通过这些信息不断更新我们的世界观与心智模型。
1.无论所拥有的信息有多么匮乏,我们总是希望尝试还原事物的全貌。 这个世界广袤而又复杂,而我们所能获得的信息却很有限,我们永远无法一览这个世界的全貌。那么为了获得满足感与安全感,我们的大脑就会不断建立和更新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认知偏差: [虚谈],[集群错觉], [对样本数不敏锐],[忽略可能性],[轶事证据],[效度的错觉], [蒙面人谬误], [新词错觉], [赌徒的谬误],[热手谬误],[错觉相关], [空想性错视], [拟人论]。
2.我们总会依靠刻板印象、笼统的观念、凭借过往的记忆来看待眼前的事物,就算该事物的现状早已焕然一新或者大相径庭。对于一个早已熟悉的事物,当我们了解到了关于它的一部分信息时,我们的大脑就会凭空猜测另一部分信息,或者参考其他我们认为的可信信息源来补全信息。与此同时,我们常常会忘记哪一部分信息是我们真正知道的,哪一部分是我们所脑补出来的。
认知偏差: [群体归因错误], [终极归因错误],[刻板印象],[本质主义],[功能固着],[道德认证效应], [公正世界理论], [谬误论证],[权威谬误],[自动化偏误],[从众效应]。
3.我们总会认为,更熟悉、更喜爱的人或事就会更好,而不熟悉、不喜欢的自然就更差。
认知偏差: [光晕效应],[群内偏见],[外团体同质性偏见],[跨种族效应],[啦啦队效应],[熟悉路线效应],[非我发明],[反动贬低],[正面效应]。
4.我们会简化概率或者数学问题,这样大脑才可以轻松进行决策。我们的潜意识非常不擅长数学。并且当我们判断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时,十有八九会完全判断错误,除非我们能够获得所有的背景信息。
认知偏差: [心理账户],[正常化偏误],[诉诸可能],[墨菲定律],[分开加总效应],[幸存者偏差],[零和捷思],[面额效应],[神奇的数字:7±2]。
5.我们都以为自己擅长于看透人心。有时,这会导致我们总认为别人应该知道所有我们知道的事情;有时,又会让我们觉得别人都应该根据我们的自我认知「公正」地看待我们。例如,我们常常会过分地「以己度人」,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别人的行为。
认知偏差: [知识的诅咒],[认知不对称的错觉],[外在诱因谬误]。
6.我们会套用现在的思维模式和假设来推测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情。而且,我们常常难以预测,事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速度有多快(或者有多慢)。
认知偏差: [后见之明偏误],[结果偏误],[道德运气],[衰落],[伸缩效应],[玫瑰色回忆],[影响力偏误] ,[悲观偏误], [规划谬误],[省时偏误],[支持创新偏误],[投射偏误],[自制偏误],[自我一致性偏误]。
大脑用双系统解决了感知信息多与少的问题,但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产生了副作用,正是这些副作用导致了认知偏差的产生。因此,我们最好记住下面这两个副作用导致的结果:
感知层认知偏差产生根本原因
1. 我们被遮蔽了双眼。大脑过滤掉的信息中有一些实际上是有用并且重要的。
2. 我们为信息归纳意义的时候,实际在给自己植入幻觉。我们会根据我们的假设臆想出事情的细节,也会因此构造出错误的含义和情节。
认知偏差无所不在
认知偏差是一把双刃剑,在正确的环境下会带来好的效果,而适用到错误的环境时就会对我们有害。这是唯一一个我们生来就拥有的思考机制,并且在它们本应解决的问题上也确实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当了解和熟悉它们,甚至应当感激我们神秘的大脑中,一直有这样一个处理天地万物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