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达人说,我们邀请了一位令很多人羡慕的嘉宾——李奕。
达人说是我们推出的一档大咖分享栏目,会严格筛选分享嘉宾,而她是我们邀请过的最年轻却不失份量的嘉宾:
毕业于世界名校波莫纳学院
就职于顶级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
21岁时,周游21国,朋友和故事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运营了一个原创微信大号,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思想
名校背景、高端工作;有才华、有故事;敢想、敢做,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简直羡煞旁人,活出了很多想过,却不敢过,或者达不到的生活 。
我在朋友圈说:
“我喜欢这种,优秀又潇洒的女人。”
引起了一阵的热议。
我也是个咨询顾问,我很理解她的工作和生活。
也有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常跟我说羡慕我们工作:拿着不错的薪水,一副西装革履的行头,出入星级酒店,谈笑都是名企高管。
但大伙不知道,这些令人羡慕的工作生活,也是从羡慕别人开始的。光鲜的背后,有很多的故事,也有很多的“事故”。
1
每个惊艳的开始,可能都是苦逼积累的爆发
我大学的时候,有个校外导师,他是一个管理咨询的创始人。
我也是带着一份羡慕,开始接触到这个行业。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外资咨询公司。
当年,能进入这家咨询公司也实在是不容易,因为做咨询不仅需要聪明、“耐操”,还需要英文好,而英语一直不是我的强项。
刚上班不久,大老板就给我上了一堂终身难忘的课。
有一天,东北亚的总裁来深圳视察,中午大家一起聚餐。
非常有幸,因为咨询公司人都不会太多,我们当初几个实习生,有机会一起参加了饭局。
当我们正在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东北亚总裁得知我们几个是实习生。
然后突然对我们说:
“你们用分别用英语自我介绍一下吧”。
那一刻完全懵逼了,没有一丝的准备,所以毫无深度地背诵了一些简单的基本信息。
然而,在我们其中的一个实习,刚从一家外资快消巨头实习完,系统地训练和准备过英语。一口流利、自信的英文,让老板频频点头。
饭后,老板就直接地跟HR说,这小伙子可以——提前发了Offer。
当年一共只招了3个应届生,我是经过3个月实习,证明了自己,顾问们投票通过,才得以转正。
这3个月,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为了攻克英语,每天凌晨六点起来背诵英文;为了快速上手,每个周末都在加班;在毕业游的时候,还背着电脑工作。
机会,它不是一个车站,就固定在前方等着你。机会,它总是不经意间出现,要运气,也要准备。要不机会来了,我们也接不住。
2
满足高段位的要求,才配得上更高的职位
在职场里,最幸运的是遇到一个好的导师。
我是幸运的,在刚做管理咨询的时候,就有一位属于自己的导师。我能够转正,还得感谢的第一个职场导师。
前段时间回深圳,又见到了他。他已从原来的高级总监,变成了合伙人。他是我咨询的引路人,所以一直心存感激,也由衷地为他开心。
他最让我感动的不是他在工作和专业上对我的帮助,而是对自我要求和成长的态度。
有一次和他一起出差,我无意中非常惊讶地发现:他随身带着一本英文书,并且五点多就起来酒店外面读英语。这让刚入职场的我,非常吃惊。
那时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并且都已上学了。我知道他的英语在公司一群高材生当中,并不算太好。但他也已经是高级总监了,有房有车了,为何还在那么拼呢。
他听了我的疑问,迷之微笑地说:
“英语在外企非常重要,年轻的时候落下的,迟早要补回来。要想站在更高的位置,就得高位地要求,付出更多”。
他每天坚持英语晨读,做咨询虽然忙,但还是报了英语培训班,每周坚持学英语。
他在外资咨询公司名校人群中,有着并不算靓丽的学历背景,甚至是从不知名的咨询公司一步步爬到外资顶尖咨询公司合伙人,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扎实。
任何一个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职场需要按照高位的要求,前瞻地准备和努力地付出。
3
只有提前准备倒逼自己,才没有当下的忧虑
**高位要求******就是永远想着下一步更高的要求,用未来的要求倒逼自己。永远要比同龄人,还有当前的位置早思考和准备一步。
我就曾经吃过英语的亏。
我的英语是应试教育下的典型的“高分低能”,学生时代主要想着都是应付考试,并没与深入想过职场的英语要求。所以,实际应用的听说能力,并没有优势。
顶尖外国专家顾问来到中国,为中国超大型公司做咨询项目的时候,往往优先考虑的不是我;
很多外资公司的高管是外国人,那时候高管对话的能力就非常弱;
公司全球的高管或外国专家过来,也难以有深度的交流。
那一刻,我感觉,我的世界少了一扇窗,失去了很多可能。
所以,
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应该跟职场的人同步,想想职场的要求;
当我们还是基层职员的时候,可想想,基础管理者有什么要求;
当我们还在工作的时候,如果想未来创业,就可以想想,创业有什么要求,带着创业的心去工作。
常常有人在担忧“中年危机”和失业的风险,只有提前的准备,才没有当下的忧虑。
按照高位的要求去工作,才能赢得更高的职位和更高配的生活。
4
想要走得更远,需要软硬兼施
刚参加了一个外资公司的中高层人才盘点项目,深刻体会到,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深水区,企业和员工都变得越来越不容易:
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公司产能往东南亚转移;
竞争加剧,产品创新要求越来越高;
人才要求越高,越来越追求投入产出比,不合适的人,会加速淘汰;
很多一呆就是十几年的老员工,虽然非常忠诚,但由于跟不上组织发展的步伐,不得不面临残酷的淘汰。而这些人,出去也面临非常尴尬的境地——在一家公司待得太久了,思维定势,能力遇到瓶颈。
而要适应高位的要求,两方面的能力必不可少。
(1)** 基础——硬技能:**
这是工具型的技能,却是人与人之间底层沟通的基础,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机会。
沟通表达:如何高层对话的技巧、激励带领员工的技巧
写作:很多高管既要在公开渠道发声,也需要在内部系统传递思想
英语:对接国际化客户、高层次客户
很多人误解说,越往上走,这些越不重要。这是误区,这些是无处不在都会运用到的技能,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底层日常技能,是重要到不用再费口舌强调而已。
(2)** 高阶——软实力:**
我常说,未来是软的,对我们软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 思考的张力:**包括横向的跨界创新思维和纵向的前瞻思考
人际的粘度:能走心换位思维,也会玩调动气氛
广泛的领导力:具有个人的品牌,也能影响和带领他人
每一个令人羡慕的背后,都离不开软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