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丧的时候,有朋友建议,每天起来刷牙之前,先对着镜子说三声你很棒,你可以的。
这事听上去就觉得,怎么说,让人难为情。或者说,这不是有点不要脸么?
于是当时只当听听,并不做考虑。
而我不知道的事,当时在场的另一个朋友,就照做了。之后还得意的与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我并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差,我要且应该珍惜自己。
是的,这个朋友的变化显而易见,一脸自信满满而不是先前的强打精神。
于是反问自己,你怎么做不到呢?
细细想了一下,对于一些其他的事,自己也常常迟疑并无法真心接纳。
这是为什么呢?
话说,对于一个来自普通且相对贫困的家庭的人来说,任何扭转命运的机会,都是不容错过的。
我曾怀疑是出生序列带来的人生不幸,因为性格决定命运,中间的孩子,就很难摆脱被忽视的命运。我也曾认为是自身智力不够,缺乏足够的聪明才智,不能让自己如意生活。
我从来没觉得,心态会对自己怎么样。以往在写日记时,还觉得它们忠实可靠,完美的记录了我的懊恼,愤怒,羞耻时的内心活动。这些能帮我一遍遍回忆当时的情景,而借此回忆,我认为对自身是有一定激励作用的。
当然,后来的事实表明,它们会让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于是常常走神,并且悲伤。后来读了心理学方面的书,才恍然大悟,这正是我早年记日志养出的毛病,我鼓励了这些负面情绪而不自知,它们越养越肥,反过来将我吃掉,我就更不自知了。
不过,这也无法解释,我为何对生活中很多事,如此排斥。
我很棒!我很了不起!
这不过是简洁明了打气的话而已。可我说不出口。好像去掉我字,又能勉强说出口。
为什么会这样呢?
反思很久,我才意识到,自己会难为情,不自在,不过是这种话,离我太远了。
这就像东西方文化差异,外国人每天说我爱你,与家人朋友亲吻拥抱。这在中国,除了香港台湾,估计很难见到。而中国传统里,国人的表达含蓄内敛,好像直白热烈了,反而显得粗俗肤浅,而粗俗肤浅,又等于没教养和愚蠢。
我就来自这样传统的家庭,我的父母还常常强调谦逊。不过可能由于见解学识有限,他们的行为,有时候让我们无法正确区分,谦逊,退让,懦弱。他们很少夸我们,也许只在农忙是看到我们辛苦而不偷懒,才会说两句,而与别人聊天谈到我们时,也只会说些打压我们的话,好像不这样,我们就会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日后成为很难管教的人。
这点让人排斥,可惜越长越大,我发现有些方面,我完全是他们的翻版。这是很悲哀的事,因为不合时宜,而我又完整的继承了。
可是,情绪,原生家庭的影响,似乎还不足以解释,为何我很棒我说不出口的问题。
那个主动改变的朋友,与我如此相似,甚至还要害羞一些。看到她开始享受生活,取悦自己,慢慢分光彩照人,我又不得不纳闷,开始留心我与她之间的差异。
朋友虽是个害羞的人,但本质却是个有冒险精神的人。她旅游,积极参加各种party,即便每次都轮不到她主场,但每次,她无论多累,只要有时间,绝对人到。
反观我自己,我的社交完全是被动的。旅游都是朋友来约,聚会也是坐等别人电话通知。虽然有很多地方我喜欢,可是我从来没想过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做一次发起人,自己主动组织一次活动。
而即便处在等待状态,我的口头禅又都是,看情况吧,太麻烦了吧,听你的吧,随便吧……
我就像静静困在一个圈里而不自知,放眼就是我的全世界,而从没欲望,走出去看看这个全世界的外面。
我想可能是看太多书而行路太少了,以至天大地大,日新月异,而我却并未感到有什么变化。
于是,我知道,除了性格,情绪,还有原生家庭的影响,我很棒,我说不出口,只是我的世界太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