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节,在老家又称过年,是全世界华人最为隆重并且最有意义的节日,没有之一。
80年代北方的农村,生活物资特别匮乏,往往是过了冬至,勤劳朴实的人们就要开始准备过年所需要的东西了。巧手的女人们先是挑选优质的棉花纺线,染色,织布,裁剪。或是做衣服,或是做铺的盖的。这一道道工序,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却是非常复杂,一般需要多人合作,经过十数天甚至数十天才能完成。憨厚的男人们则是为了家里的其他需求四处奔波,或是挑选上好的粮食去别处深加工,或是翻沟过涧寻找过年用的柴火,又或是寻些野味回来。唯有年幼的我们无忧无虑的盼望着过年。
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流逝,村里的年味儿也越来越重,天气也越发寒冷,古时谚语有说:三九四九冰上走,说的一点也不夸张。到了腊月二十二,家家户户都以各种形式送神,说的是这一天各路神仙要回天庭述职,为求吉利,各家各户的祭品可谓是奢华到了极点,可能这就是小年的来历罢。
自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的活动便正式开始,因为家里的各路大神都没在,所以可以进行一些大型的活动,而不必忌讳各路神仙的意愿。大扫除,家里里里外外,不留死角的清理干净,其实呢,也不是因为迷信,而是给自己一个信念,来年更比今年好,这是一个人们的固有思维。
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忙碌而且紧张的,在我们这个区域,要炸麻花,蒸馒头(走亲戚用的),蒸花馍(祭祀用的),这些工作可不是一两个人可以顺利完成的。每当这个时候,朴实善良的人们,便是三五邻居,或是亲里亲戚互相帮助,今天你家,明天我家,忙的是风风火火,当然这大部分是女人的工作。男人们呢,则是利用这段时间,三五成群的,有些是杀猪,有些是宰羊,胆子小一点的,只能杀鸡了。
在那个年代,人们或许是对于钞票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也有可能是钞票比较缺乏,还只是以物易物,一家有的东西,周围各家几乎都有。
在临近年关的那几天,父亲是最忙的,除了家里的事情要处理,就是写春联,这是我最为佩服父亲的,写的一手好字。时至今日,父亲已年近古稀,我依然佩服父亲。在那个年代,村里有超过一半的家庭,家里的春联出自父亲之手。
时间来到了除夕这一天,各家各户摆出了仅次于年初一的丰盛宴席,因为这一天要迎接新神。
到了午后,家家户户开始贴春联,院子里用草木灰或者石灰洒成的圆圈,里面有“谷满仓”,“粮满屯”
的字样,寓意人们对于新一年的期盼。随后便开始祭天,请新神。
旧的一年过去了,对于勤劳朴实的人们来说,寓意是美好的,但是,新的一年,会给他们带来什么,谁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