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是个直面生死的地方,在这里,迎来许多新生命,同时,也有许多生命在这里画上句号。
2020年3月22日,是我这个月里最后一次值周日班,下午时候10086推送了关于“世界水日”的信息,才想起来这是第28届“世界水日”,查了一下今年的主题是水与气候的变化。在泰勒斯哲学中之一的“水本源说”认为“水是世界的基本,水孕育了生命,而生命最终又归附于水”。生命与水似乎那么的分不开,思考间,这时电话响起,产科通知一个孕妇将送到急诊手术室进行剖宫产术。
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测麻醉平面之后,产科医生开始消毒、铺巾、切皮,下午两点四十三分,一声响亮的哭声贯穿整个手术间,“外婆”(我们对助产士的称呼)从产科医生手上接过这名刚出生的男婴。在我们的见证下,一个生命开始了以个体的方式存在天地间。小家伙初来乍到,似乎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在刚开始哭了两声之后便停了下来,一双小眼睛骨碌碌地转着。“外婆”给宝宝擦完身子之后,该是测体重的时候了,看着个头挺大,称之前都以为至少有七斤半,称得的结果是六斤六。随后要进行肌注乙肝疫苗,维生素K,前一秒还在扭头“看风景”的小家伙儿来了个“变脸”,秒秒钟放声大哭。但这一哭并未维持多久,便看他双腿上抬,似自娱自乐般在婴儿台上"玩"的不亦乐乎,"外婆"给他穿上家里人备的衣服,然后让妈妈亲亲宝宝。
进行一台剖宫产术,新生儿都会比产妇先一步被送出手术室,由“外婆”送到家属身边,一部分家属先随宝宝回到病房,另一部分家属继续等待产妇出手术室。
在剖宫产术结束将产妇送回病房之后,暂时没有急诊手术,因而得以坐下来继续思考与讨论关于水与生命的话题。以我们人类来说,从细胞开始,一直到胚胎,再到胎儿再到出生、成长、衰老、死亡,水都影响着每个个体的生命,无论是水过多还是过少,都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在自然界亦然,水少了,干旱了,作物受影响了,可能颗粒无收;水多了,河床满了,洪涝了,泡在水中的作物同样难以有收成,而这两者又都可以影响多少的生命体,这在某些记录上是直观的。,
就好像是贴切主题似的,下午还是三十几摄氏度的艳阳天在傍晚突然下起了大雨,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交替开始的急诊手术一直到天快亮,紧绷了一个晚上的神经在这一刻终于可以放松了,这时候不禁感慨,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
傍晚的第一个病人,肠系膜上动脉狭窄,前一天在DSA手术室做了支架置入,下午开始觉得疼痛渐剧,腹部检查出现压痛与反跳痛,需行剖腹探查术。在我们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之后,外科医生刷手完毕开始消毒铺巾,手术开始,探查到腹痛是血肿形成压迫所引起,快速排查出原因并解决,整个手术麻醉过程平稳,术后麻醉复苏良好,送病房与病房进行交接。
第二个病人,突发急腹症,行腹腔镜下腹部探查术,因手术及时,将扭转卡套在一起的小肠分离,缺血时间尚短,解开之后血供恢复,原受影响的肠管保住了。若是再迟点时间开进去,缺血可造成肠管坏死,则需要切除坏死的肠段,几方的迅速决定使这段小肠在今后的日子里,仍能在原来的位置继续发挥作用,不需提前"下岗"。
第三个病人,患胃癌2年的患者,58岁,通过影像学检查等可得肿瘤影响范围大,手术治疗意义不大,通过药物化疗。因出现胃穿孔、出血,血色素不足5克,紧急行剖腹探查。想对比前两个病人,这个病人的手术难度系数大,找出穿孔、出血所在,进行止血,之后清理血凝块,分离时候发现胃与肝黏连,肿瘤从胃长到肝脏内部,同时还有一部分在膈肌,膈肌关系着呼吸,这时候需要外科医生与家属进行谈话,告知根据术中情况可选的方案,一个是就此结束,将穿孔与出血处理后,食管等不去动它,术后可能还有两三天的日子;另一个是将食管闭掉,空肠造瘘放置营养管,搏一把的话,术后可能维持十几二十来天,最终进行了第二个方案。
面临生死,求生意志更为强烈,越是到了关头,越是如此,更多会想通过搏一把,万一赢了呢?而且搏过,也更能让自己给自己一个交待吧,很多时候,一个交待对于一个生命,似乎真的很重要。
第四个病人,24岁小伙子,在工地干活不慎从1.5米处坠落,两根生锈的钢筋贯穿左侧阴囊,经当地医院送往这边,幸运的是,未伤及动脉、睾丸等,取下钢筋进行清创后,好好休养,并无大碍。
此时的电话再次响起,抢救室一个因颅内出血致脑疝的病人,双侧瞳孔散大,需紧急进行手术。此时在手术室中,第三个病人的手术还在紧张进行中,第四个病人的手术进入收尾阶段,第五个病人的平车在从抢救室推往准备好的第三间手术室的走道里疾驰。
第五个病人是一35岁的青中年男子,从手术开始时候就知道该手术难做,从开颅,上显微镜,术中B超等等经历了四个小时的努力,还是无法准确定位到出血位置,脑组织受升高的颅内压的影响,还在继续向外膨,手术到这边已经难以继续进行下去了,只好采取最后的措施,之后带管送回了重症医学科病房。
世事难以预料,每个生命体都在这个世界里挣扎着存在,目前我所见定不如急诊科和ICU那般人间百态的缩影,但也在尽己所能,向着这条与生命息息相关的道路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