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叔因为百里奚的推荐而做了秦国的宰相,所以史说秦国“无蹇不霸”,也说“百里致霸”。
按理说蹇叔因百里奚而致仕,百里奚犹如当年的鲍叔牙,功不可没。但事实刚好相反,蹇叔是为了成全他的老朋友百里奚,而不惜拖着年迈的身体千里迢迢从宋地来到西边的秦国,帮助百里奚实现其一生未竟的夙愿。
蹇叔是齐桓公的孙子,齐孝公的儿子,正统的皇室贵胄。他本可以继承齐孝公的衣钵,做一方诸侯,但他主动退出了王位之争,隐居山野。所以,他干嘛放着王位不做,偏要跑到荒郊野岭做你秦国的宰相?
蹇叔一生淡泊名利,但眼识过人,有知人之明。百里奚一生命运多舛,自以为一身本领,于是决定出来闯荡一番。他抛弃妻子,远走他乡,去过周朝的国都洛阳,又去了当时鼎盛一时的宋国,为的就是能够找到属于他的一席之地,施展其抱负。可天意弄人,在那个群雄并起,百家争鸣的时代,诸子百家人才辈出,就连孔子这样的圣贤也像丧家之犬流离失所,何况一个默默无闻的百里奚?
百里奚花尽了身上的盘缠,走投无路,只能在宋国沿街乞讨。这时候的百里奚已经跌到人生的谷底,什么雄才大略,什么功名利禄,可能远不抵一个热气腾腾的馍馍管用。但正如电视剧中的主人公命不该绝一样,活菩萨蹇叔出现了。此时的蹇叔隐居在宋国的鹿鸣村,宋襄公当年帮助蹇叔的老爸齐孝公夺回君主之位,宋地也理所当然成为蹇叔最好的庇护之所。这一天蹇叔似乎感应到他一生中最好的朋友要出现,于是专门从乡下跑出来“撞大运”,这一撞不要紧,却撞出个宰相来。
传说蹇叔精通相面之术,他见百里奚相貌奇伟,谈吐不凡,尽管衣衫褴褛也无法掩盖其耀眼的光芒,便义不容辞收留了百里奚。可百里奚不识趣,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又提出要做官,学而优则仕这个硬道理在那个年代已经中毒了,眼前摆着个无欲无求的标准君子蹇叔也无法阻止百里奚心中的渴望——做官,做官,做官!不做官,我百里奚这辈子白混了!
可天下之大,哪里去做官呢?百里奚听说齐国的公子无知悬榜招贤纳士,就怂恿蹇叔说,你不是齐国的官二代吗,您老人家出面说个情,我去齐国谋个一官半职还不是易如反掌?蹇叔说,正因为我了解齐国,了解公子无知,所以才不赞成你去齐国。你看他起的名字就知道了,无知啊!
百里奚很郁闷,凭一个名字就敢断定这个人不行,毫无道理嘛!但心里想却不敢说出来,毕竟蹇叔对他有知遇之恩,救命之恩。可恩归恩,总不能挡我飞黄腾达之路吧?难不成我堂堂一个百里奚一定要像你蹇叔一样憋屈在穷乡僻壤之地?足不出户,何以百里?到头来百里缩水成百米,岂不亏大了?
蹇叔看出百里奚的心思,便说道,公子无知之所以无知,是因为他杀了自己的堂兄弟齐襄公,自立为君,而齐襄公的儿子还在逃亡,他这个王位名不正言不顺,也坐不稳啊!后来果不其然,公子无知不得民心,被人暗杀,同党一并遭到清洗,百里奚也因此躲过一劫。
但百里奚还是不死心,心想这次恐怕是你蹇叔碰巧猜中的,无论如何我还是要去尝试一下,齐国不行,我去别的地方,看你蹇叔又如何说?这一次,百里奚选择了周朝的国都洛阳,正所谓皇城脚下机会多,蹇叔该不会反对吧?
对于百里奚的第二次选择,作为朋友的蹇叔是如何建议的呢?是两肋插刀,还是听之任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