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六(2020-4-8)周三
记录,是将过去赠予未来。
宜自爱
此生,我们每个人终将会遇见爱与孤独。
当孤独感出现时,我们能不能跟它好好相处呢?
孤独与爱是一体两面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只有自己能够体会自己的全部感受,没有谁可以陪自己从头走到尾。人生的尽头是一场无可避免的悲剧——我们终将老去、死去,花了一辈子争取和构建的东西,最终一样都带不走。
面对这样的真相,实在是太痛苦了!所以,我们不喜欢孤独,我们总是在逃避,甚至逃到亲密关系中,紧紧拽着那个能让我们暂时逃开孤独感的人。对爱的美好期许,让我们深信:遇见了爱,孤独便会绕道而行。
直到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它时,扎扎实实地摔了一大跤……
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何必等到伤痕累累才能领悟呢?为何遍体鳞伤都不愿意坦然面对呢?
对自己负起责任,直面过往与痛苦,把生命中的难题解决掉!
海灵格说: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
人的大脑十分懒惰,我们常常情不自禁地滑向更容易、更简单的选项。
受苦和承受不幸是容易的,你不需要做任何努力,在当下的痛苦中保持现状就是了。但是,脱离受苦的状态、让自己变得更幸福很难,因为我们不仅需要勇于直视自己的内心,更要对自己负起责任来,把生命中的难题解决掉!
张德芬老师在她的书《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序言中,她这样写道:
一个人的孤独,没有感情依靠的生活,对我此生来说,是不熟悉的,也是我最害怕面对的。当我面对它的时候,那种被燃烧、被一点一点啃噬的最痛楚的感受,简直让人连想死的心都有。但是,当我无路可逃、弃械投降,让它一点一滴地吞噬我、烧尽我之后,一只重生的凤凰逐渐成形了。
这就像身体上的痛苦一样,你越是寻死觅活地抗拒,它闹得越凶,而当你安静下来,调整呼吸,接纳当下痛苦的事实,你会感觉到自己正在一点一点恢复。
那些太过看重自己感受的人,稍有不适感,就想要立刻摆脱,甚至会责怪、怨恨那些让他感觉不好的人、事、物。他们无法和自己的感受拉开距离,因而不能承受、接纳各式各样不同情绪的造访,这可能是很多人当下最需要修习的功课吧!
好好爱自己,回归自己的内心,没有人可以让你痛那么久,除非你自己愿意。
所有人都知道,“我”应该好好爱自己,但不是所有人都拥有爱自己的能力。
真正爱自己的方式是什么呢?
1.倾听身体的声音
爱自己,最容易的操作,就是关爱自己的身体。
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能去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是什么样的状态。
如果自己能够随时随地感受自己的身体,感受身体的振动频率,那就说明自己是和自己有所联结的,是活在了当下。
2.呵护内在的情绪
爱自己的第二个层面,是关于情绪。
爱自己不是拒绝别人的所有要求,不是不去感受任何情绪。爱自己是为自己划好界限,不让别人侵犯,与此同时,我愿意和自己内在不舒服的感觉在一起,把这种情绪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接纳和包容。
当学会和自己不喜欢的情绪相处之后,你的人生会更加自在,更容易做一个快乐、自信的人,这才是真正地爱自己。
3.学会觉察自己不良的思维模式
觉察自己的思维也是一种爱自己的方式。
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模式会给自己找麻烦,什么时候自己可以清楚地看出自己思维模式的谬误时,才有能力去改变。当自己能够扭转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个正面的思考时,事情自然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的一生,所有人都是过客,只有自己才是故乡。
所以,首先要将自己过好,不再患得患失讨谁喜欢,不再畏首畏尾害怕困难,不再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才能成为一个让人尊重的独立女人,外表柔软、内心硬气地生活。
先谋生,在谋爱。
没有人可以让你痛那么久,除非你自己愿意。
认清这一点,并愿意为此负责,就是走出困境的最佳捷径。
人都需要身份认同,向内寻找,回归自己内心,充盈内在让自己满足才是更好的方法。
没有人活该受苦
没有人不配享受幸福
对自己负起责任来
不再向外抓取,而是回归自己的内心
每个人值得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寸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