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卷7述而篇第七诗解1信古诲人志道德义举一反三
题文诗:
孔子有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
老彭大夫.传承经典,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何难于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闻义不徙,不善不改,是吾忧也.子之燕居,
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子曰甚矣,吾衰也矣,
吾久不复,梦见周公.吾志于道,据之于德,
依之于仁,游之于艺.子曰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教诲之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教.子食于有,
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谓颜渊: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惟我与尔,能有是夫.子路问曰:
子行三军,则谁与之?孔子对曰: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吾不与之.其必也能,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孔子又曰:富而可求;虽执鞭士,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非义不取,
取之有道.子之所慎:斋战疾也.子在齐闻,
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至于斯.
【原文】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注释】1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造。2窃:私,私自,私下。3 老彭:人名,但究竟指谁,学术界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殷商时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贤大夫”;有的说是老子和彭祖两个人,有的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译文】
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那么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学派,“述而不作”的治学方式,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作用。
【原文】 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释】1识:音zhì,记住的意思。2诲:教诲。3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困难呢?”
【评析】 这一章紧接前一章的内容,继续谈论治学的方法问题。前面说他本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章则说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原文】 7.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 徙:音xǐ,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原文】 7.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注释】1燕居:安居、家居、闲居。2申申:衣冠整洁。
3夭夭:行动迟缓、斯文和舒和的样子。
【译文】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原文】 7.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注释】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鲁国国君的始祖,传说是西周典章制度的制定者,他是孔子所崇拜的所谓“圣人”之一。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评析】 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
【原文】 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注释】1德:旧注云: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2艺: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评析】 《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原文】 7.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 束脩:脩,音xiū,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译文】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评析】 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原文】 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2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3隅:音yǔ,角落。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评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原文】 7.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原文】 7.1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 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原文】
7.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注释】1舍之则藏:舍,舍弃,不用。藏,隐藏。2夫:语气词,相当于“吧”。3三军:是当时大国所有的军队,每军约一万二千五百人。4与:在一起的意思。5暴虎:空拳赤手与老虎进行搏斗。6冯河:无船而徒步过河。
7临事不惧:惧是谨慎、警惕的意思。遇到事情便格外小心谨慎。
【译文】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评析】 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原文】 7.1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释】 富:指升官发财。 求:指合于道,可以去求。 执鞭之士: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职事。
【译文】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评析】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原文】 7.13 子之所慎:齐、战、疾。
【注释】 齐:同斋,斋戒。古人在祭祀前要沐浴更衣,不吃荤,不饮酒,不与妻妾同寝,整洁身心,表示虔诚之心,这叫做斋戒。
【译文】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原文】 7.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释】 《韶》:舜时古乐曲名。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评析】 《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