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拒绝成为老师,所以我拒绝看这部电影《超脱》。但是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发现老师应该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我一直觉得如果我成为老师会带坏学生,最起码我不会成为一个好的老师,会跟他们做朋友,理解他们。而这一切的思想是教育机构所不允许的。它不允许的不是老师和学生不能做朋友。而是无法容忍学生的多样性。
学生来到学校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学习,并且是不断的用高成绩来维护自己,来获得身边人的认可。如果你是学生,穿衣不规矩,头发不规矩,上课到校不规矩,就会被惩罚。而这里的规矩是按照着学校的标准来限制你的。
学校要升学率所以一遍又一遍的强调学生需要努力学习,甚至死记硬背。但是这样的学习方法却埋没了人才,使学生丢失了多样性,变成了单一性的人才。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却是复合型人才。说来真是矛盾,而学生在出社会之后,再经过了不同的尝试之后才明白自己想要到到底是什么,可是时间已经浪费掉了。
而从小学到高中期间,学生对于自己的将来一无所知。我知道肯定有一些人会反驳我说,还是有人有明确的目标的。我尚且不说这份目标是否有家人的参与,或者只是一个明确的大学。
至少大部分的人对于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甚至不明白应该在高考后报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以及高考到底意味着什么。可能现在的孩子因为网络发达的原因对于世界了解了许多,但是依然不能确定的说他们就一定非常明确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以及在什么方面有相当的天赋。过人的天赋不说,毕竟天才真的很少。
可是如果每个人都能从事自己喜欢,适合的工作,那么工作效率会不会有所提高,甚至可能所有的人都可能成为自己领域的精英。且不说是多大的精英,也得比现在好很多吧?
而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身为老师的男主,因为只是一个代课老师,所以他并不觉得对学生有责任。但是当他看到一个个学生速度光阴,没有目标,没有喜欢的东西的时候.他才真正的意识到老师的存在不仅仅只是教书育人,更是要培养学生的多样性,和他们的主动积极性。
影片里再次提到了原生家庭,对于父母来说孩子不应该仅仅只是一个被出生的孩子,他应该拥有自己的自主性和选择权。父母应该全方位的培养孩子,而不是用自己的标准来约束孩子。毕竟身为父母的他们也没有活明白,就要求自己的孩子走自己以为的路。
这部影片以一种记录的手法,拍摄了众多人群的痛苦,但是2011的影片放到现在也依然不过时。而这部影片正是一种呼吁,呼吁身为老师的群体,应该指导和引导学生走上一条正规,他们喜欢的道路。而不是任由他们肆意的撒泼。毕竟此时的他们年轻,又怎么知道将来的事情呢?因此这部影片的推荐指数是五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