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罗曼·罗兰如是说。
诚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有气质的人。而气质这件事,又非一朝一夕之间可以得到的,它是在你走了无数里地,看过无数本书之后,和你的灵魂化作一体,再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
像之前董卿在《诗词大会》中所展示的那样,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是最美好的模样,让人看了便会生出想要成为她那样美好的人的愿景。
那如何成为像董卿那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呢?答案只有一个:读书。
对于读书的好处我们听过太多,可我们经常不知道读什么书,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去书店,面对浩瀚的书海,无所适从的我们大概都会去每个书店都有的“本周(月)畅销”或是“畅销书籍”的书架上,去看看哪一本的封面好看,翻阅一下内容,觉得大概会适合自己的需求,就购买下来。
或者是在游览各大电商网站时候,点开畅销排行,鼠标往下翻阅的时候,遇到书名有趣或是好评特别多的书籍,再加上如果有大幅度的优惠,就大概率地加入购物车,然后买下。
买下之后,发现哪怕好评如潮,可是却总是没办法融入到书中,享受阅读的兴趣。最后又变成了家中书架上的装饰品。
毛姆在书中说到:“不管学者们对一本书评价如何,不管他们是多么一致地对一本书盛赞,要是你对这本书不感兴趣的话,你就不必理会这本书。
如果你不享受着去阅读的话,它们只会对你毫无用处。没有必须要去读诗歌、小说、以及被列为纯文学的书籍,必须带着愉悦去阅读才行。但谁又能保证能带给一个人愉悦的书籍就一定能让另一个人愉悦呢?”
因此,选择书籍的依据很简单:能让你感到愉悦的书。
不要认为这种愉悦是不道德的,愉悦本身是好的,它就是纯粹的愉悦。愉悦不一定就是肤浅的和满足感官的。各个时代的智者都已发现,获取知识的快乐是最让人满意的,也是最为持久的。
2
接下来,该如何享受读书这个过程呢?
在如今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没有什么比阅读这件事更能让人静下来了。享受独处的时间,平复焦躁的心情,和自己的心灵对话。
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相反,如果有人必须读那些使他觉得无味的书,谁会养成为了阅读而阅读的习惯呢?
接下来我给你们两个喜欢上读书的方法:
1、不同的心情读不同的书
我们每个人每天的情绪都不同,每天的每个时刻心情也不同。因此,我们不会每时每刻都想读同一本书,这样很正常。因此,必须让自己适应这个问题,找到属于自己的情绪表。
就拿毛姆自身来举例,他就很喜欢同时阅读4-5本书。
在早上以及工作之前,看一些哲学类或者科普类的书籍,阅读这类书籍需要一个清醒和专职的头脑,这样能激起一整天的活力;
在工作完成之后,睡觉之前,可以读一些历史、散文、批判性文章和一些传记类作品,来让大脑放松;
这样时刻根据情绪来调整阅读的书籍,不但不会产生因为看书赶进度的焦虑感,还更易激发对阅读的兴趣,随着自己的心情去读书,让自己享受读书的每一刻时光。
2、学会跳跃式阅读
“如果聪明的读者能学会跳读的技能,他便总是能在阅读中获得最大的乐趣。”毛姆对在《红书》上发表的书单做出这样的注释。
一个聪明的人不会把读小说当作一项任务,而是把它作为消遣。他们知道自己本能所感兴趣的地方,于是遵循着本能去跳读,就像猎犬追寻狐狸的气息。有时,因为作者处理不当,读者会迷失方向,于是他开始挣扎,直至再次找到感兴趣的内容,这时便再次跳跃性阅读。
其实每个人都会跳读,可是要想在无损阅读体验的情况下进行跳读实属不易。
正如我们之前背单词,总想记住单词的每一个意思,每一个例句,以及例句里的每一个不认识的单词。可是这样的方法背到最后,就是才不过背了两个单词,就已经觉得昏昏沉沉,记不住任何东西了。
不舍得放弃的结果,就会导致无法取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