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家人:我的曾祖母、爷爷、奶奶和我父亲…他们上的课有着不同的色彩和经纬线,没有两根线是完全一样的,而他们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我现在这个人,还有我一直在努力要去成为的那种人。
梅琳达的父亲自己只上到了八年级,但一直鼓励自己的女儿努力学习,然后在这世上发挥最大作用。家族积攒的传家宝故事,家人的鼓励和榜样作用,成为了一种传承。父亲的鼓励,是一井精神的泉水。这让我想起我自己,父亲在去世之前拉着外公的手留下的最后的遗愿就是不管生活有多苦,一定要让我的两个女儿读书,哪怕他们只是女儿。我知道,就算父亲不留下这样的遗愿,我的家人也会尽他们最大努力来支持我和妹妹读,但父亲在读书这件事上的牵挂和鼓励却给了我另外一种力量,我一方面觉得这是父亲最后的遗愿,那一方面更是觉得父亲在生命弥留之际也要叮嘱我们完成学业,那读书便一定是一件正确且值得我们去坚持的事情。
另一位老师叫约瑟,他是我以前的学生,有语言障碍和听力损伤,他帮我理解了,“我做不到”,这样的花在教室里没有立足之地,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再加上我积极的帮助他的宣传工作室课题成为一次很有纪念意义的成功失败的想法,被成功的表现所代替,证明他丰富了自己的经历,并且毫不费力的给他的学生上了一课,让他们改变了对他的态度,我希望自己教书的热情能够帮助他获得成功。
能够正确的看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我觉得这是作为一名老师最基本的素养,学生很多时候也是我们的老师。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的40分钟,也不仅限于在学术和专业上。这学期在和17级学生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中的某些孩子总能让我特别佩服,为了心中的大学梦,那份坚持和拼搏劲,就是我告诉自己要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做到的。尤其最近几天看到他们一方面在学习上课埋头苦读,另一方面还积极的去找认识的同学,了解其他学校的相关专业,同学的成绩与他们做对比,分析自己的竞争力,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备考。那天有位学生告诉我说,老师尽管有时候你看到我们经常都在使用手机,但其实我们大部分同学,哪怕是在用手机的时候也是在学习。同理我就想到了自己,在共同体里,我们一起成长,这是一次两年的学习成长之路,他们教会了我“心中要有梦,眼里要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