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受了一个新的观念,花出去的钱才是钱,没花的只是存在那里的一串没用的数字。当然了,作为一个缺钱花的屌丝还做不到把银行卡里的钱看出一串没用的数字。
但是,即使在某些人的眼里我很穷,该花的钱还是毫不犹豫的花了。因为我认为赚钱的动力是什么?是为了活的更好更舒适。在需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的时候不花钱,非要省那几块钱干什么?而且生活的成本很高,并不仅仅体现在金钱方面。
当需要赶路的时候又没用公交车,又舍不得打车的钱,最后拿着自己的东西用脚走过去。这样的行为看似能省下几块钱,但是实际上花的成本远远高于几块钱。不说可能的耽误了时间,延误了工作造成损失的风险性;单单时间成本就很高了。当然有人会说走路还能锻炼身体呢。我不反对走路能锻炼的观点,我本人也经常走路,骑行。请注意我说的是需要花钱的时候不花钱。
什么是需要花钱的时候呢?比如生病了需要去医院看病,但是舍不得去正规医院花钱,随便去小药房拿点药,靠身体硬抗;去买菜,不买新鲜的,非要调最便宜的烂菜叶等等。这些行为不是因为没有钱用,而是舍不得花钱,钱只是锁在箱子里的一堆纸币,存在存折上的一串数字。不比以前,钱收在家里还是能摸得到的一堆黄金白银青铜或纸币,现在信用货币慎行,钱在不动用的时候真的只是一串数字。只有在花钱的时候钱才显出钱的本质。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他们对钱并没有概念,不懂理财 赚钱,就那么生活着,所以我也不懂。我对他们映象最深的部分就是他们只知道‘省钱’,省吃俭用,不会钱生钱也不敢,他们只能用时间和身体换取金钱。感恩父母,有了他们我才活的很好。这正是我为他们花钱毫不犹豫,劝他们该买的就买,要买就别买最差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