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剧似乎是军统行动组的天下。
耍酷、装范儿、出入上流社会、大哥范儿十足。
反观密电组的亲们,整天面对着发报机,神情紧张,少言寡语。
如此单调的生活,想进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当然是先要考试,军统借着“航空委员会技术训练班”招募各大院校数理化的人才进入军统。然后花重金请来美国国防部黒室的人才来专门培训密码破译人才。条件好的学生还会被派到英国,美国留学,学习专业的知识。
专业领域要学习世界各国密码演变沿革和他们的文字特性,频数规律这些基础知识,然后用截获的日本陆海空军的现实材料作为研究对象,真是实践出真知。一边学习一边研究,就把密码工作搞上去了。
经过层层考核,最后的佼佼者才能有资格进入‘豁庐’过上单调的生活。‘豁庐’是军统抗战期间在重庆的绝密机构。
为了让豁庐工作的人安心敬业的工作。
戴笠特意为他们挑选了这么一块上风上水的宝地。
前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锦鲤悠然而过。
后有枇杷山相连,可以居高临下,俯瞰长江美景。
在这里办公,对于单调工作的理科男们来不亚于现在的微软,苹果的办公环境。
在那个动荡不堪的年代,吃饱饭都是问题的社会。
豁庐生活的人们可谓幸福之际,一日三餐免费供给,还有美国商店的罐头,日用品任君享用。
比起前方风光无限的行动组来,虽然风光,大哥小弟,情人姐妹一大帮,看起来风光凶险却无处不在。
理科生的生活真幸福!
自从有了密电组这支雄厚的技术力量,戴笠在蒋介石的面前腰板就硬了起来。
蒋介石也很高兴,有了戴笠,漫天日本飞机的轰炸也就不用那么害怕了。
密电组经过反复的琢磨,破译,截获了日本空军基地的无线电密码,当日寇的空军机群接到轰炸任务时,密电组也同样收到,然后通知有关防控监视哨所。于是日军每次空袭的时候警报都能提前放出。又准确,又迅速,从不失误,委员长很高兴。
1941年,希特勒入侵苏联之前,莫斯科、东京、柏林之间的通讯骤然紧张起来,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个时候英国的一艘军舰威尔士亲王号正在东南海面经纬线若干度方向行驶。
日本空军通知轰炸部队对威尔士亲王号实施轰炸。
这一条重要的情报被军统密电组截获,随后转告给英国驻华大使。英国使馆的情报人员得到这个消息不屑一顾,认为区区军统的情报有屁用,但结果是威尔士亲王号被炸的落花流水人去也。
美国人也瞧不上军统的情报,他们认为军统的所学都是他们美国人教的,哪有学生比老师强的。
在珍珠港被轰炸前,密电组同样截获了日本的预谋和部署有变,并通知美国大使馆,美国大使馆的情报人员更加不屑。后来的情况让他们后悔的想把自己吊起来打一顿,挽救美国的个人英雄本该出现在他们身上,但是却没好好把握怪谁呢!
此后,美国老师对中国学生情报工作刮目相看,戴笠有了密电组的资本后来也想和美国人做点生意,让自己在美国人眼里也显得牛叉一点。
1942年美国海军情报署指派梅乐思访华,直接与戴笠接触谈判,双方签订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进行全面的特务合作,通称“中美所”。由戴笠和梅乐思担任正副主任,其他人员身份保密。
只可惜“中美所”没运作多久,戴笠就坠机身亡。
其后军统改成保密局。戴笠一手发展起来的密电组也因改制被编入了国防部二厅。由国防部一个情报部门和密电组合并,成立了新的技术研究室。国防部二厅接管了这些人自然要内部清洗一下,于是,戴笠一手培养起来的密电组主要人员或被贬值,或被轻视,陆陆续续的离开了豁庐,其后在情报工作上碌碌无为风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