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柘城县历史沿革的实践报告
摘要:历史的洪流是汹涌澎湃的,五大古国也唯有我华夏屹立至今,令人敬仰的背后存在着一座座小城的艰辛。在寒假的空闲之余,我带着敬畏的心态触摸着柘城(我家乡)历史的年轮,想要通过它来了解伟大的祖国母亲。我翻阅了各种资料,行遍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访问了数个历史学家和景区导游方才看到它的一丝足迹。果然,我看到社会发展至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富强也是用生命堆积出来的,通过这次调查,我明白了“珍惜”这两个字真的不是说说而已,要保留着一颗敬仰之心,为大地、为古城、为先驱传承和守护这永恒的光明。
关键词:历史古城、朝代变迁、国家号召、富强文明
引言
历史永远不会停滞的,文明富强是用生命捍卫的,我们也会成为这些先驱者的去探索和发现的。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寒假之余,探索这座城的历史变革,感受着历史的气息,从而对人生充满着珍惜与信心。
、研究问题
这所古城经历了什么历史改革变迁?
、研究目的
学习这座城市的沧海桑田,传播对生活无畏无惧的精神。
研究方法
寻找各种有关城市发展的历史书籍,走遍城市各个角落询问数年变化情况,拜访老师和各景区导游询问情况。
研究结果
(一)历史变革
六千年的沧桑,炎帝葬于柘城,朱姓起源于此。
夏朝时期称“株野”。商朝时期称为“秋地”。
西周时期为“三恪”之一的陈国开国之都,胡姓、陈姓起源于此。
东周春秋时期,为陈国与宋国交界处,宋、楚两国在此发生了泓水之战。
东周战国时期,大部分属楚国,少部分属宋国。
秦朝时筑城设县,因邑有柘沟环流、两岸柘树丛生,自古又盛产柘丝而得名“柘县”,分属陈郡、砀郡,县城位于陈郡。
西汉时期,柘县隶属淮阳国;境内北部又增设傿县(治今柘城县远襄镇) ,属陈留郡。
东汉时期,柘县隶属陈国;傿(yan)县改称“鄢(yan)县”,隶属梁国(治商丘睢阳)。
三国时期,县境分属陈郡、梁国、陈留国、谯郡四地。柘县属陈郡;鄢县属梁国。
西晋时期,属梁国(治商丘睢阳),县境分属鄢县和武平县(治今鹿邑县邱集乡武平城村)。
隋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撤销鄢县,复置柘县,改称为“柘城县”,属梁郡(后改称为宋州)。
唐朝时期,属宋州睢阳郡,西南部(安平、铁关)属陈州。
宋朝时期,大分属南京应天府、少部分属东京开封府;柘城县治位于两京
柘城县
柘城县
交界处。
金朝时期,柘城县先后属开封府、睢州、归德府。
元朝时期,柘城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汴梁路。
明朝洪武初时期,属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开封府。
明朝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旧城圯于大水,一城锦乡,没于泽国,即今日“北旧湖”。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城池南迁,以迄于今。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分属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归德府、开封府;县治位于归德府。
清朝时期,分属河南省归德府、陈州府;县治位于归德府。
1914年6月,柘城属河南省开封道。
1937年-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柘城属日伪河南省豫东道。
日本投降后,柘城属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治商丘县)。
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前夕邓小平同志率军东进,驻扎柘城岗王乡刘楼村,在此设立中原野战军指挥部。
1949年解放后,柘城属河南省商丘专区。
1958年商丘、开封二专区合并,柘城
图1 100年前的柘城
属开封专区。
1961年复置商丘专区。
1969年商丘专区改称商丘地区。
1997年设立地级商丘市,柘城属商丘市至今。
至今发展
就用一首词来回答吧:柘城版(成都)
在那做废弃的老城里,我从未忘记你(曾经
图 2如今的柘城
的沧桑)。和我在华景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如今的繁华)。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春水路的尽头,坐在偶遇吧的门口(街道是情侣的天堂)。北湖(柘城最美景区,散步的天堂)嫩绿的垂柳,亲吻着我额头。我带你去深蓝网游(娱乐场所),大学还准备下多久,就一直幸福到白头。
当然还有吃货的天堂--步行街,一条数千米的街道贯穿三条马路。拥挤的人流,小贩的射击套圈游戏......
四、总结与展望
本次实践报告主要调查了柘城的发展史,发现国家的富强来之不易。看着国家在进步,我回顾学习与生活,收获虽有,但不足却是更多。在大学,生活、学习变得轻松,渐渐的适应了这种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生活,殊不知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国家日益强大,自己越来越渺小,心中有种莫名的惭愧与心酸。虽说我们要响应党的号召,建设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国家,可如今众多大学生又有几人时刻记到心中。中印冲突却只能做到心中愤恨,吃喝玩乐也都随波逐流。确实,城市建设不是一个人的,只因你生活在这个城市,你永远亏欠着它。
参考文献
【1】《柘城县志》【M】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04出版
【2】《历史文化名城商丘览胜》【M】作者 许登文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09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