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走进一座圣殿

今天读了卡夫卡的《马戏团顶层楼座上》,这是部共六百三十三字的小说,写的是看马戏的事。我刚开始没看懂,专门又去看了一篇学术论文,才明白这是作者发出的呐喊。

之后又去读了周国平的散文集《善良丰富高贵》,他在第一篇文章《走进一座圣殿》里,写了圣埃克苏佩里《要塞》的读后感。

圣埃克苏佩里,这名字陌生,但当看到周国平写他“一生只做了两件事——飞行和写作”,我立刻想起来了——我读过他的《小王子》。

如果说《小王子》是为孩子们写的富有哲理的童话,那么寓意深沉的《要塞》则是他身后又为孩子们的长大准备的书。他声称:“我的其他著作与它相比,只是习作而已。”然而他未能完成此书,在他最后一次驾机神秘地消失在海洋上空以后,这本书的草稿才被人们在一个皮包里发现。

沙漠中有一个柏柏尔部落,已经去世的酋长曾经给予王子许多英明的教诲,全书就借托这位王子之口宣说人生的真理。全部真理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沙漠和要塞是书中的两个主要意象。沙漠是无边的荒凉,游牧部落在沙漠上建筑要塞,在要塞的围墙之内展开了自己的生活。

周国平的这篇读后感很长,我只摘几句话(以下引号的内容是《要塞》里的):

人跟要塞很相像,必须限制自己,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人打破围墙要自由自在,他也就只剩下了一堆暴露在星光下的断垣残壁。这时开始无处存身的忧患。”“没有立足点的自由不是自由。”

“那个走向井边的人,口渴了,自己拉动吱吱咯咯的铁链,把沉重的桶提到井栏上,这样听到水的歌声以及一切尖利乐曲。他口渴了,使他的行走、他的双臂、他的眼睛也都充满了意义,口渴的人朝井走去,就像一首诗。”而那些从杯子里喝现成的水的人却听不到水的歌声。

是否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说出一个真理,这不只是表达的问题,而是决定了说出的是不是真理。

“石头是材料,神殿才是意义”。

说说我读的感受吧。现在我总在想自己写作的方向,周国平这篇文章有一句话似乎给了我答案——“日常生活到处大同小异,区别在于人的灵魂。”

或许我们的作品与好作品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文章的灵魂。

慢慢补课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走进一座座圣殿 题目是“借”来的,周国平在写圣-埃克苏佩里的《要塞》读后随感时用的一个题目,原题是《走进一座圣殿》...
    童声童话阅读 4,834评论 0 3
  • 用分析阅读的方式,精读这本书的前2章,用100字以上总结你所阅读部分的精华内容,字数没有上限。 1.这部分主要讲了...
    罗泽_21d0阅读 1,365评论 0 0
  • 一 那个用头脑思考的人是智者,那个用心灵思考的人是诗人,那个用行动思考的人是圣徒。倘若一个人同时用头脑、心灵、行动...
    狗子不花阅读 4,765评论 0 11
  • 某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天,我走了一万步的脚程来图书馆,本打算继续抄录洪子诚主编的《中国新诗百年大典》中喜欢的新诗...
    嘉轩笔谈阅读 3,443评论 0 1
  • 原作名:Citadelle 内容简介: 《要塞》是圣埃克苏佩里未完成的遗作,在1948年初版时,是由他人根据遗稿,...
    刘书朋阅读 5,66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