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叫做:为什么我们要独立思考?
排名第一的回答,是凤凰前主笔王路写的,很有意思。他说:
因为别人告诉我们要独立思考。
这个回答非常妙,也非常反讽,有一种「第22条军规」式的黑色幽默:你要证明你是疯子才能退役;但如果你能证明你是疯子,你就一定不是疯子,因为疯子不会这样做。
这个回答显然很荒诞,但我相信它讲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大家都说独立思考好,但究竟为什么要独立思考呢?不独立思考又会怎么样呢?
我想从反面来聊聊:为什么我们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不妨做一个小测试:给你两个词,「马」和「狼」,你会分别联想到什么?
前者是不是一些比较正面的词汇,比如骏马、奔驰、勇敢;后者是不是一些偏负面的词汇,比如豺狼、凶恶、狼狈为奸?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蝴蝶会传播花粉,所以它是益虫;麻雀会吃掉庄稼,所以它是害虫。牛和马能为我们提供劳动力,所以它们是善良正义的,是「好」的;豺狼、狐狸会袭击人类,糟蹋庄稼,所以它们是凶狠狡诈的,是「坏」的。
因此,在各种文学体裁中,这些形象以及它们相关联的喻义,就这么固化了下来。
注意上述文字「所以」之后的部分 —— 我们是如何能给这些动物下定义,判定它们是好是坏的?
显然,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去看待。对人类有利的,就是好的;对人类不利的,就是坏的。
但实际上呢?动物根本无所谓「好坏」,这些只不过是它们的自然天性。
用传播学的话来说,「牛马能提供劳动力」就是「事实判断」,「所以牛和马是好的」就是「价值判断」。豺狼和狐狸也一样。「会袭击家畜」是事实判断,「所以它们是坏的」则是价值判断。
熟悉传播学的朋友,一定知道一条基本原则:对于任何事情,我们要尽量关注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因为事实判断是确凿的,能够达成共识;而价值判断是依赖于视角和立场的,可以有多种解读。
但是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是相反的: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往往被有意无意地模糊了两者的局限,被预设了立场,然后打包、封装起来,喂给我们。
为什么我们会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这就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构成我们思维的信息,从源头开始就是有偏差的。
我们一直生活在偏见和立场的灌输之下。
久而久之,我们就会习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事物。
这样做是不是一定不好呢?当然不是。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给人贴标签,用刻板印象去评判别人。比如「东北人性格豪爽」「广东人什么都吃」「英国人都是gay」……本质也是一样的。
很多时候,这能帮助我们节省认知资源,提高决策和思考的效率。
但要注意:这只是一种走捷径的取巧方式。如果你一直用这样的思维去看待事物、作出思考,那多少会显得有点「头脑简单」。
那么,这会有什么后果呢?
如同我在 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中所说的:社会永远呈现金字塔结构。为了稳定大众,减少可能发生的麻烦,使社会阶层更牢固,让下层「头脑简单」,就是最好的策略。
最好大家都老老实实上班挣钱,累了就用娱乐发泄情绪,挣了钱就通过消费再散出去,每个人都变成机器,只看得到短期利益,想着怎么挣更多的钱,过上「更好的」生活,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思考。
我们越来越依赖于别人告诉我们答案,指引我们方向,告诉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去生活。
所以,如果你问我「独立思考有什么用?」我会告诉你:
它没什么用。但如果你不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你就有必要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说了这么多,如何才能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呢?
我把独立思考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内在」。也就是构成我们内心价值观、认知框架的质料,亦即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
第二个层次,是「信息」。也就是我们跟外界交互、获取信息的方式。
第三个层次,是「群体」。也就是我们的身份认同和社会性。
下面详述。
1. 内在层次
我们是如何认知和思考世界的?
本质上,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先通过观察,获得一个个孤立的命题,再通过「逻辑」,将这些命题组合起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 这就是一个思考过程。
举个简单的例子:
LPhone 10 今天做活动,打 7 折,只要 4200!赶紧去买!
这个思考过程的背后是什么呢?
1)LPhone 10 原价 6000;
2)LPhone 10 今天做活动,只要4200,能省钱;
3)我喜欢 LPhone 10;
4)省钱对我是有利的;
5)所以,我要赶紧去买。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是观察到的信息(1和2),有些是我们心中固有的信念(3和4),通过用归纳和演绎法进行组合,从而得出结论(5)。
这个思路很合理,没有任何问题。
但很多时候,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我们的「信念」,会受到预设立场的影响,从而干扰我们对信息的解读,导出有偏差的结论。
比如:特朗普大选的时候,偶尔会在推特上发一些惊人之语。对于这些言论,反对派们会认为「这说明他智力低下、头脑简单」;但对于同样的内容,支持者则会认为:这是他故意为之,目的是为了吸引注意力,为竞选造势。
为什么对同一个内容,双方会有不同的解读呢?原因就是,他们内在的「信念」不同,导致对同样的信息产生不同的理解。
2009 年有过一个相似的实验:当一名脱口秀主持人用讽刺的语气模仿共和党口吻时,民主党支持者会觉得「他在嘲讽共和党」,而共和党支持者会认为「他在借玩笑表露真实想法」。
这种现象,就称为「动机性推理」(Motivated Reasoning):
我们的推理和思考过程,并不能客观反映事物本身,而是被我们固有的信念所误导,得出了「我们想要的结论」。
这是独立思考的大敌。
那么,动机性推理的机制是什么呢?它通常包含三个要素:
1)Emotion Bias:情绪偏见。也就是「预设立场」。
2)Confirmation Bias:证实偏见。
3)Rationalization:合理化。
我们每天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摄入海量信息,而这些信息绝大部分都带着偏见和立场。于是,它们就会累积在我们的心智中,形成我们「先入为主」的观点。
久而久之,大脑就会上当,以为这些观点是我们的真实想法 —— 这就是「预设立场」。
在这个前提下,当我们接触到其他材料时,会怎么样呢?我们会更倾向于接受和相信「正面证据」,也就是支持我们固有观点的证据。
譬如,2008 年大选期间,Orgnet 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那些支持奥巴马的人,更喜欢购买赞扬奥巴马的书籍;反之,反对奥巴马的人,更愿意购买指责奥巴马的书籍。
这就叫做「证实偏见」。它非常自然,无处不在,却同时也是令我们走上极端的罪魁祸首。
最后,当我们不得已接触到「反面证据」时,会怎么做呢?心理学家说:我们会将其「合理化」,用各种理由来解释它,给它一个合理的原因。
举个例子:当你用 4200 块买了 LPhone 10,突然,你一个朋友跑过来对你说,他在别的渠道只用了 3000 块就买到了,你会是什么心态?我想,多半会闪过这个念头 —— 「你买的一定是假货」吧?
为什么会出现动机性推理呢?本质上,是因为对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的修正。
我们天生希望我们是对的,不希望看到我们错了。出于这一点,当信念和外在信息出现偏差时,我们会倾向于「曲解」它,来维持我们信念的稳定。这才能让我们感到安全。
那么,如何克服动机性推理呢?
就是我强调过多次的:时时刻刻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思考:如果我错了,会怎么样?
我把它称为「对立思维」。
平时不妨多做做这样的练习:阅读、聊天时,看到跟自己抵牾的观点,先不急着反驳和嘲讽,而是停下来,静静思考一下:
我是如何得出这个观点的?是别人告诉我,还是我自己推理出来的?
如果我错了,会怎么样?
不考虑对错,对方的观点,有没有合理和可取之处?
你会发现,你所笃信的东西,其实很多时候,未必能站得住脚。
你会开始产生怀疑,质疑以前被灌输的信息,甚至感到无所适从。
不要怕,这就是独立思考的开始。
2. 信息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关乎内心深处,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第二个层次,则是关乎信息的交互,亦即我们如何接收信息。
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思考下面这句话,有没有任何问题:
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还很落后,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在教育上的投入。
看起来很自然,很合理,对不对?
但事实上,前半句是一个客观现象的描述,我们叫做「事实陈述」;后半句是一种行动的倡导,我们叫做「规范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