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二月之前,我过着一种顺流而下,随波逐流的生活,因为在我的意识深处就认为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就该过这种简单的生活,自己的命运就是这样,注定过这样普通平淡的日子。我从来没有想过去改变,去努力争取奋斗一把。
直到看了《中国诗词大会》,选手白茹云深深地震撼了我,一个癌症患者,在翻山越岭去治疗的途中,在病床上,不忘诗词,可以说诗词成了她与病魔抗争的强大支撑,一种精神的力量。也是在那一刻激发了我去背诵古诗,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爱学习的情愫,就这样每日抄写,背诵,感受着古诗带给我的那份美好。诗人如椽巨笔下,喷涌而出的跌宕起伏的情感,让我感受到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诗句,诗人的情怀和智慧无不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林、秋雨、明月、清泉,还有那洗衣的女子,这一些看似平常的景象,在王维笔下,多了一份远离喧嚣洗去尘埃的意境。诗人在文字背后寄情山水心志高洁的品性,也给今天我们带来一份启示,当下又该如何诗意的生活。
我没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没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大气。但是,只要心中有目标,用我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来填补,终有一天我会破茧成蝶。
下半年开始听了《谷物大脑》这本书,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了管理,还记得刚开始做Keep锻炼时两个手肘都磨破了,到后期结成硬痂。可是我坚持了下来,是心中的那份执着,那份坚韧被激发,我要让自己鲜活、美丽。
正如陈媛媛所说: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韧。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点人间疾苦。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通吴。陈媛媛成功了,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就是一粒沙子,我们邂逅风景,邂逅他人的生活坐标,最终邂逅了梦想中的自己。当我们触摸他人梦想的时候,这一切也变成自己面对现实的力量。当梦想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它就能引领我们的现实。“无迹方知流光逝,有梦不觉人生寒”。只要有梦,哪怕我们是一粒轻沙,越过千山万水,去演绎那一幅一幅沙画,到最终,梦想会变成我们生命中真正无可剥夺的资源。
在我人生四十多岁的时候,早起,学习家庭教育,学习英语,这在许多人眼中,认为我是在作,可我就是要作,因为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想要什么,我不想要那种循规蹈矩的生活,我想要一个一眼就能看到死的生活。循规蹈矩的生活没有风险,也不会被人嘲笑,但是我总觉得一个没有把百酒都尝遍的人是不大懂得清水之味的,一个一辈子都认命的人,是不会拥有丰富的人生。
我也不想让我的孩子初中时说我无知,高中时说我幼稚。我要与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因为我的格局决定孩子的出路;我的短视,会成为孩子生命的枷锁;我的认知是孩子的起跑线;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说:“就某种意义而言,父母的位置决定了孩子人生的起点,父母在山顶,孩子不会在山脚,父母在山脚,注定你的孩子不会活在山顶。”我想让我的孩子翱翔于蓝天。
相信奋斗、努力的意义;相信奋斗的力量;相信奋斗一定会带给我改变。我不想让我的人生留下遗憾,我不仅要做好妻子的角色,还要做好妈妈的角色,更要做好自己。
命运给了我两个选择,要么向前要么向后,每个人都拥有选择的权利,我选择向前,选择奋斗的生活。选择不应该是被赋予的权利,而是自己通过争取改变命运的机会。虽然我已不再青春,但我会生命不止,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