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阳漫步】
这两天看了几篇关于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遇难选手黄关军的文章,黄关军这个过去从没听过的陌生名字不断在头脑中闪现。
如果你还不了解这个事件,可以先去看看这篇文章《无声的跑着消失在狂暴的风雨中》。
01
许多人看完黄关军的故事唏嘘不已,觉得上帝冷漠,残酷无情,没有一点点情谊。黄关军从出生到这场比赛前夕已经遭受过多苦痛,他依然乐观积极地去生活,但命运就像偏偏和他作对,在他最年富力强,对未来充满无限向往的时候,把他的整个生命全部带走。
对于马拉松,刚毕业那会我像许多人一样,在各方面都想证明自己,参加马拉松就是一次极好的证明。加上我当时也经常跑步,所以认为马拉松对我来说轻轻松松,只要稍加练习就可以。
参加了一场业余半马,10公里之后就气喘吁吁,发现并不像我以为的轻松,除了要坚持自己的步点,不要被其他选手的节奏带偏,双腿更像是绑了铅锤一样迈不动,而且酸胀难耐,好在坚持完成了比赛。
后来还有一次,本来是晨跑,两圈之后觉得兴致依然高涨,索性验证下自己能否跑完全马。一个人绕着2公里的公园竟然真的跑了21圈,4个多小时之后,不仅仅身体有点虚脱,内心仿佛得到了某种解脱。
当得到某样期待已久的东西或者达成某件事情,证明了自己有这个能力,这件事情的吸引力也就锐减。从此往后我没参加过任何一次马拉松比赛,也不想着向他人证明我拥有这个能力。
对我来说参加马拉松属于遥远的过去,但黄关军的故事又把马拉松拉回到眼前。
02
当我们绝大多数人把马拉松当作证明自己的媒介,当作减肥的途径,当作社交的平台,当作和自己无关遥远的比赛赛事,很难想象对某些人来说马拉松比赛几乎就是他的全部。黄关军不单单是为了证明自己,马拉松对他意味着更多。
不仅要通过比赛名次微薄的奖金维持生活的开销,也是通过以赛代练拿到好的成绩,支撑他进入国家队,实现更大的人生追求,更是因为只有在比赛中他才能感觉到人生的意义。
只有在比赛中,他才能找到自我的存在,找到一点点自信与快乐,而不是从小到大被所有人所漠视可有可无的残疾人。比赛就是他的战场,他的舞台,这里有他的战友,他的朋友,他可以用简短的短信和他们一起探讨共同的话题,向同一个目标前进,只有在这里他才是一个正常人。
他的跑不同于阿甘的跑。阿甘是想不明白问题才开始跑步,但他无意义的奔跑却给许多人带来正向的影响,他们从他的奔跑中找到了意义,加入他的队伍。
黄关军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奔跑,他除了点燃自己,也让更多人看到了火花。
03
他最终还是倒在自己的舞台上,而且是在最青春的岁月。我们不能说上帝残忍,上帝只是冷观不带任何感情地看着这一切。
不是你付出了许多努力,吃了更多苦,就一定会得到上帝的垂青与怜悯,得到应有的回报;也不是你做了坏事,就一定会马上得到上帝惩罚。
如果上帝真的如此全知全能,公平正义,那么整个社会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法律法规,也不需要任何道德律令,上帝自会明判。
上帝只做记录,不做任何评判,这是上帝的视角。
难道发生的一切都没有意义吗,只能归于空无吗?
除了上帝的视角,我们每个人都是观察者或者参与者。如果不是这次事故,我们怎能知道黄关军这个人,知道他的故事?
我们整个人类就像一池湖水,上帝就像夜空中的月亮,月亮照耀着整个湖水,但是月亮和湖水没有直接接触,不会对湖水产生任何影响。但每一件事情发生就像在湖水中激起了一小圈涟漪,不断向外扩散,我们或多或少,或高或低受到这个涟漪的影响。
上帝不会评判黄关军事件,但是我们会评判,即使不说出来,内心也会惊起波澜,这是观察者视角。
这个涟漪到了我这里,我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即使处在黑暗中,在最艰苦的岁月,也要积极乐观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