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前面一辆摩托车拐弯进小区,突然失去平衡摔向一边,骑车的大哥被压在了下面。我开车慢慢经过,看到他艰难的挣扎起来。
开车,前面一个女孩子单脚撑着自行车,伸出一只手示意我,我减速,发现她掉了东西在地上,于是慢慢绕开,后视镜里看到她在弯下身子去捡,后面仍不断有车过来。
早上跑步,一个阿姨骑着自行车,拐弯时和对向两个小女孩冲突,差点摔在路边,我张望了两眼,阿姨慢慢扶起车子,我跑开了。
很多年前读过毕淑敏的一篇小说,里面讲了一个医生,发明了一枚帮助判断患者病情的戒指,医生利用戒指贴近患者特定穴位,来切身体会患者当下的身体感受,从而做出更准确的诊断。但是长期的痛苦体验透支了医生的身体,也摧毁了他的生活。
无法感同身受,也许是我们保护自己的自然设定。躲避麻烦,也是我们自保的本能。
我们可以权衡,可以解释,可以判断。那个大哥看上去人高马大,而且旁边那么多行人,我把车停好再去他都起来了。小姑娘只是捡个东西而已,后面的车肯定也能看到她。阿姨的车只是歪倒一下,没什么要紧。
可是我分明有种冲动,我想下车把摩托车扶起来好让大哥起身,我想停下车等小姑娘把东西捡起来再开走,我想转身回去扶阿姨一把,可是我犹豫了,我犹犹豫豫的离开,变成一个冷漠的背影,没有给世界带来丝毫温度。我无法因为我有过一丝犹豫而得到开解,谈不上愧疚,可是有点难过。
我曾经很讨厌北京二号线的地铁,每次拉着大大的行李箱爬楼梯时,身边是行色匆匆的人流,我心底多希望有个人跟我说一句“我帮你吧”,那么多次里,我只遇到过一次,一个个子高高的男孩帮我提了上去,马上又脚步匆忙的离开了,我甚至没有看清他的脸。
肯为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施予善意,看上去是我们教养和素质的最小体现,却成为最大的考验。我自问做不了灾难里舍己救人的英雄,不曾想竟失去了行举手之劳的志气。古人云: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我的恶与罪炙烤着我,让我不得安宁。
“X!今天真倒霉,到小区门口摔一跤,有个女的还挺好心,过来帮我把车扶起来了。”
“今天在路上骑车,不小心把手机掉地上了,后面不断有车过来,吓得我也不敢捡,又怕手机被车轧,结果有个姐姐把车停下来不让后面车过来,等我把手机捡起来才开走,简直太暖了有没有!”
“早上差点摔了一跤,一个小姑娘还扶了我一把,以后出门真得注意。”
你希望世界是什么样子,就先去成为什么样子吧。
Clara 201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