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用餐,就座或者是行走的时候,一定要谦虚,礼让,长幼有序。现在家里边大多数都是一个孩子,好吃的东西都紧着他,极容易造成孩子自私自利的性格。小伙子小时候经常拿东西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就摆着手说不吃不吃。后来我就和两位老人家商量,孩子让你的时候,你当时一定要东西接下来,哪怕过一段时候你当成你给他的好东西再让孩子吃。要不然长此以往,孩子觉得让不让都无所谓,那以后有什么东西都直接自己吃,慢慢就养独了。
我们要有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要尊敬长辈,有服务长辈的心。跑跑腿儿,传传话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对你长辈绝对不能连名带姓的叫,这是极其不礼貌的。在长辈的面前呀,不要显示的自己多有能耐。
在路上碰见了长辈要快速的走过去问声好。长辈没有什么事情要交代你去做,那么就恭敬的请长辈先走。我小的时候,妈妈的学生,见到我之后总是姐呀姐的叫着,长大后在路上碰见了还打招呼,其中一两个还给帮了点忙。而我现在的学生有时候走路上看到了我,明明眼神儿已经对视了,却转过去脸装作没看到,也很无语。
骑下马乘下车,他其实表达的是对长辈的尊敬。但在现在的社会可能不太实用,大家都开着汽车速度那么快,看见长辈就迅速停下来,等着长辈过去?但是大家要懂得变通,要理解他的中心思想,就是想体现出一种对长辈的恭敬之心。
有时候乘车的时候会看到小孩子坐在座位上,而爷爷奶奶在旁边站着。不懂事儿的小孩子还可以,但如果已经是小学生了,这就是不太礼貌的表现。同时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交礼节,如果在一个聚会的场合,小孩子们大呼小叫无所顾忌的到处跑,就会让别人觉得特别没有教养。
那长辈的面前声音要柔和适中,但是哼哼唧唧的让别人听不清也是不好的,不大气。
见到长辈的时候应该快步向前,如果要告辞的时候应该能慢一些。和长辈聊天时,要注意聆听,不可以东张西望。到处乱看,说明他心里边儿根本对长辈不恭敬。而且心不在焉,很浮躁。
中国人都喜欢集群而居,所以你会有很多的亲戚。大爷、大娘、叔叔、婶婶、姑姑、姨姨、舅舅等,这些人会在你小的时候抱过你,喂过你,照料过你。所以当他们有需要的时候,我们要尽心尽力的去帮忙。而现在有人认为独生子女不需要有悌道,这种看法是短浅的,韩国的电视剧里面经常会出现前辈二字,其实古代兄弟一伦也叫做长幼,对年长于自己而且有才德的人既视之为兄长,这就是悌。
这一篇有点儿长,我估计要用明天的时间再重新温习一下,才能把它背熟。
拨拉手机是个坏习惯,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不知不觉你的颈椎就难受啦。今天小妞妞8点就睡了,我居然到现在才开始写文章。看看百度,看看小红书,看看淘宝,看看拼多多,看看简书。其实什么也没有看到心里去,反而胳膊又酸又胀又麻,没有自制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