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理事会·教育
推荐编辑:仙灵
【推荐语】:进入青春期,那个承欢膝下的孩子似乎渐渐远去,父母与孩子间竟然相对无言。孩子为何不愿与父母交流,彼此为何相对无言,值得我们去反思。如何破解亲子间相对无言的尴尬和无奈,父母能做些什么,或许本文能给你些许提示!
周末,读高中的儿子休假在家,原来值班的先生也提前与同事换班,想来家里应该会热闹许多。但孩子似乎更愿意独自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热闹的好像只是我们俩——在厨房里折腾得烟雾腾腾,只为整出一桌佳肴,想弥补孩子脸庞的消瘦。
身边的许多父母常抱怨,平时总盼着孩子休息在家,能一起聊聊天,好不容易孩子在家里,却是各玩各的,相对无言,当父母有事想与他们沟通,呈现状态是你一问我一答,或是几问才一答,感叹与高中孩子沟通的不容易。
与孩子的沟通方面,我一直觉得还是挺自信的,然而今天......
午觉后,我正整理电脑资料,只在饭点露脸的儿子,终于出现了。儿子喊了一声老妈,瞄了一眼电脑屏幕,拿着手机就在我书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我们正好相对着。
进入高中后,孩子的学业更忙了,这样相对而坐的机会很少,有时一个月也没有一次。对着安静的儿子,心里是欢喜的,很想跟他聊点什么,在脑子翻腾了一遍,竟然找不到话题。还是顺口问了回一句,“在学校还好吗?”“就那样!”三个字后就陷入了沉默。
“儿子,难得机会咱聊点啥,比如你们学校里最近有啥事?”我又问。“没啥事!”又是三个字。
最后,我拿起窗台上的一罐淡话梅递到他,“尝尝这个,味道不错,试试!”“嗯,不错!”又是三个字就结束的聊天。
他继续看手机,我继续操作电脑,时间在我们的指尖静静流逝。沉默持续着,大概20分钟了,我心里嘀咕着要不要提醒他,不要玩手机了,这时孩子却将手机放在桌上,边起身边说道:“妈,回去了。"”哦,好的。这话梅好吃,你就拿着。”“好!”儿子顺手拿起话梅盒,走向卧室。随着一声“咚”的关门声后,家里又恢复了安静,唯留十几个字在耳边,心里却泛起了一阵莫名的心酸,昔日围在身边小嘴说个不停的孩子已渐渐远去了。
为了缓解家里的沉闷,我把晚餐选在附近的烤鱼馆。趁着热闹轻松的就餐环境,我忍不住问孩子:“是不是对老妈有意见,好像都不愿意聊天了呢?”儿子端起饮料杯,跟我碰了一下杯子,笑着说:“你是我妈,能有什么意见?就是你老问那些学校学习的问题,学校里上课作业就那样,真没啥好说的。”
我一时语塞,原来我也存在许多父母同样的问题。
高中生回家,主动与父母交流的很少,并不是和父母有矛盾,或许是真不知道该怎么说?
价值观的差异,双方关心的问题不一致。
父母与子女,由于价值观的差异,对事物的理解不同,容易造成观念冲突,沟通起来就会困难。沟通时,人一般喜欢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亲子双方可能是各说各话,交流起来就比较困难。
比如,孩子问父亲知道二次元吗?父亲说应该是二次方,是数学里的计算公式。孩子喜欢动漫、COSPLAY,在背包上挂个玩偶,谈论游戏角色;父亲关注房价、股票、投资、养生......两人喜欢和关注东西都不一样,那能这么容易交流呢?
爱好和兴趣不同,共同话题很难找
有一项专门调查显示,孩子最想和父母沟通的内容,93%的受访者的答案都与关注自我有关,其中,个人爱好的比例最高达21%,接着希望跟父母聊聊喜欢的体娱明星或者历史奇闻,最后才是未来人生规划。
在现实中,大部分高中生说,父母跟他们谈的最多的是与学校,学校学习相关的事情,少部分父母会和孩子谈论未来的职业规划,只有极少数父母会跟孩子谈论体娱明星与学习完全无关的内容。
而调查也谈到,沟通中涉及学习是高中生最反感,我们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出于关心,父母不断地询问孩子的学习事情,给他们增加心理压力,而当孩子真不想沟通时,大多数家长束手无策,如我在书房般相对无言状况就出现了。
再细细想来,我们与孩子相对无语的状况,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源于孩子成长了,父母的意识依然停留在过往,由此也会引发一些沟通障碍。
家长的抚养和教育意识存在的缺陷
高中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独立意识增强,在亲子对话中渴望平等以待,但家长的抚养和教育意识却仍停留在过去。从调查情况来看,许多父母依旧对孩子采用单项的教育方式,希望孩子服从父母的意见和想法,按照父母的方式做事。孩子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日积月累,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亲子沟通造成影响,引发亲子矛盾。这种情况容易在强势型父母的亲子关系中发生。
家庭教育方法和方式存在问题
许多父母限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素养,采用过分宠爱、粗暴干涉、不合理的指责、甚至不打不成材,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只会加剧和孩子的矛盾,造成沟通的障碍。
交流沟通是一种信息交换的手段,是我们家庭关系的一种催化剂,也是一种家庭生活的方式,在家庭中,很多的问题需要通过交流沟通去解决。保持亲子沟通畅通很重要,作为父母,亲子沟通中是更应该主动做出表率,进行正确引导。尽管我们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存在问题,但在我们不能逃避,应正视问题,知道哪些是我们可以做的。
平等尊重
我们父母是子女的监护人,培养者,有义务教育孩子成长,这并不意味着父母与子女不平等,父母与子女在人权、道德,人格、价值观方面,和孩子是平等的,谁都没特权?孩子听从父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对父母百依百顺,他们也应该有自己主张看法,父母尊重孩子的主张,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但不能粗暴干涉。
父母试着以平等态度对待与孩子的沟通,耐心听取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人格。或是试着做一个旁观者,不要直接告诉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尊重孩子,就从尊重孩子的表达开始,尊重更要给孩子空间,不要刨根问底,不要打扰孩子的私人空间。
耐心理解
父母要想和子女沟通顺畅,就要理解,这里需要进行换位思考,因为大家站的角度不一样,看问题往往会有差异,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父母的立场一致,就能心平气和的交流,心平气和的发表看法,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很容易消除。
家长与孩子说话时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听孩子说什么,还要理解孩子所表达的意愿,并作出你感同身受的安慰和反馈,会瞬间拉紧你与孩子的距离。理解需要换位思考,理解需要耐心,理解是体会孩子的感受,理解是守护好孩子的心灵。
真诚聆听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的效果好坏与父母如何听孩子讲话很有关系,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无所谓的,有时候听孩子说话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边听边想着别的事情,那孩子很难对父母畅所欲言。
父母还是要学会倾听的技巧:父母与子女谈话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要随意打断孩子,不要话太多,最好面带微笑。当然不要忘记创造好的聆听氛围,比如是轻松的就餐环境。
注意方式方法
学会聊天 我们与孩子聊天的时候,不要总是一聊天就是学习怎么样?怎么受到老师批评?导致孩子不愿意聊天,也不要总是和他说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优秀,这是一个绝对不允许一直说的话题。
我们可以和孩子聊聊家常,平时发生的事情,顺便过渡到孩子周围发生的日常事情。
多了解孩子关注的事物,喜欢的人物,甚至可以培养共同兴趣和爱好,从而增加聊天的话题。只有你们之间能正常的交流,没有矛盾,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书信交流 生活中有时会因一些小事情和孩子争执,孩子生气你也生气。但用大道理告诉孩子,他是体会不到的,体会到的是你的一直禁锢他。因此,想要表达一些情感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写信,这样孩子会认真去看,也会思考,也许还会反省。效果会更好一些!
进入了青春期的高中生,独立意识一直在增强,对外部世界探寻欲更强,是愿意与人交流,但遇到困难,他们通常会找到信得过的同伴去沟通,而不是非要求助于家长。这种长大的表现很多时候是不能让父母理解的,或是一时难以接受。
作为家长应明白,孩子长大了,他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有权利选择沟通的对象,有权利去探寻未知的领域,有权利去尝试各种新事物,这或许是亲情、血缘所无法阻拦的。这些对于含辛茹苦抚养孩子的父母而言是有些无奈,但也应该幸喜,孩子是长大了。毕竟未来,孩子是独自踏上人生征程,独自历经世间的风雨。
父母想破解与孩子相对无言的尴尬,是为了与孩子更亲近,更好地陪伴孩子。但父母们,想破解尴尬,光有一颗火热的爱心还不够,与孩子的沟通还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为人父母,面对踏上青春之路的孩子,面对亲子之间渐行渐远的关系,即使有诸多的无奈和不舍,唯选择平等尊重,坚守温暖陪伴,与他们共同走过成长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