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自我管理能力很差,学习做事总是需要人进行督促才能完成,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就随意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而且拖延症严重,等到中年的时候,回头看看自己的过往,感觉自己一事无成,半生时光都荒废掉了 。
我们要是想做些有意义的事,什么时候都不晚,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每天立下目标,坚持完成,时间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一代名臣曾国藩是如何进行自我管理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的。
清代名臣曾国藩刚到北京担任翰林学士的时候,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散漫无恒,用于学习的时间不多。后来立志“学做圣人”之后,他自我管理能力迅速提升,他给自己立下十二条做人的规矩和课程:
1、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持神敬肃:衣冠外貌保持整齐,心思神情端正严肃,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检查自己是否出现了闲杂或不良的念头。平日闲居无事时,要宁静安泰,不要想身体以外的事情,一旦投入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专心致志,不存杂念。自己要保持清澈明朗的精神状态,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就像早晨的太阳一样。)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每天静坐一个小时。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要天天处于浮躁状态,被事务牵着走。)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绝不赖床。)
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读书要专一: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一定不去看其它的书籍。东翻西阅地随意读书,对自己的道德学问没有一点益处,不过就是一个只求知识而没有道德的人。每天必须圈点十页)
5、读史。丙申年购《廿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叶,间断不孝。(我在丙申年购置了一套《二十三史》,家父对我训诫道:“你为了买书而向别人借钱,我不惜一切地替你赔补还账,你若是能够仔仔细细地圈点阅读一便,才算不辜负我的一番苦心啊。”从此以后,我每天都仔细读上十页,如果稍有间断,就是对父母不孝。)
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说话谨慎:对此要时时刻刻细心留意,这是为人处世的第一等功夫)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培养自己的真气:能够做到内外统一、光明正大之行,没有奸诈计谋、行险侥幸之念,任何所作所想都能够说得出口,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
8、保身。十月二十二日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保持身体健康。十二月接到的家父手书上说:“节制操劳,节制欲望,节制饮食。”所以,时时刻刻都像养病时一样地保养自己的身)
9、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每天都能知道所未知的:每天读书,都要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不要刻意地从书中谋求深意,否则,就是曲从于他人)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着,最易溺心丧志。(每月都能有机会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本领:每个月必须做诗歌或短文数首,用来检验所学理论是多还是少,所培养真气是否充盛。不可以一味地懒惰迟延,这样最容易使自己的远大志向丧失殆尽)
11、作字。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凡事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习练书法:早饭后必须练习书法一小时。而且,所有文字方面的应酬,都可以作为练习书法的机会。凡是今天的事情,一定不许留待明天去做,事情越积越多,就会越难以清理。)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夜晚不出家门:出门应酬玩乐,会使人荒废修养功夫,会使精气耗损、神情疲惫。所以,这种不良习气必须彻底戒除!)
以上就是曾国藩先生的修身戒律,我们可以试着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计划,每天坚持打卡,今日事今日毕,不再拖延,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实现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