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时候我希望自己能像别人的妈妈那样当一个完美的妈妈,把我的孩子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斗转星移间,我就忘了初心,说忘记,也不确切,应该说我改变了自己对孩子的初心!
虽说我的孩子才上初中,我做妈妈也才十年多一点,但我对孩子的期待变化特别大。现在的我,强的可怕,不在一味地追求面面俱到,而是做好当下,享受当下。我的期待发生这么大的转变,都是现实教育的结果。
记得,孩子在小学阶段,这好那好,哪哪都好。小学阶段因为学习没那么难,又加上老师指导有方,所以他看上去很优秀。但我总想着让他好了更好,于是,我开始给他“追肥”,给他报更多兴趣班,希望他书写规范,就给他报书法班,想让他有才艺,给他报吉他班,希望他开发智力围棋班,又希望他能有好身体,又给他报跆拳道……
当然了,这所有的班级因为进了初中夭折了一大半,因为学习占据了他太多的时间。软磨硬泡和他商量,甚至是吵着他,让他去,他却无动于衷。
我发飙:“钱花了,不去上,怎么可以,你知道大人挣钱多么不容易。”实在被我唠叨急了,他也会反驳:“春种秋收,现在到了学习的时候,我是不是主要任务时学习,都挺你的,去哪些班时间从哪里来?”“你再这样逼我,你就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希望我能成长为你喜欢的模样,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我仔细思考,发现感觉自己确实让孩子为难了,不说其他,仅仅时间的安排就让一切变得不可能。于是,我也就法消了让孩子“全面开花”的念头。
后来,我的一位大朋友也劝我,要科学育儿。反观她就比我睿智多了,她说带孩子没有那么难,她生了三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大两岁。老公一个人在外挣钱,她在家陪孩子学习,能辅导孩子的时候自己辅导,辅导不了的时候请教别人,自己在附近找个班上,每个孩子小学基础都很棒,一上中学,都送到更好的学校念书,一家人努力着,前行着。等到最小的孩子也上了初中,她就不在家陪孩子了,出去和老公一起工作。很多时候我感觉这样苦了孩子,但她说,怎么选择,都会有遗憾,我选择培养孩子独立,让他们以后更有能力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家陪伴这么多年,孩子早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在每个学段都有交集,大的也会呵护小的,周末的一起去找爸爸妈妈。
现在最大的孩子都工作了,小的也念大学了。可她并没有因为带孩子焦虑,更没耽误孩子成长!
仔细想想也是,孩子的成长充满了期待和未知,我们选择的也不一定要最好的。在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最重要!
现在,看着孩子能快乐成长,学习也很不错,每天都愿意和我聊聊天,一起出去走一走,这样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让我们每个人都感觉岁月静好!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每个时节的感悟并不相同,期待着和孩子一起成长!
生活中的每一步成长都是无可替代,就像秋天里每一片叶子都如此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