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参加单位组织的安全管理培训,虽然不是第一次,但还是非常震撼,深受教育。培训请了国内安监系统资深专家,结合案例对国家安全政策法规进行解读。过程中播放案例真实视频、照片,可谓场面触目惊心,为那些安全事故受害的个人和家庭痛心。肇事者,本人也是事故直接受害者,多数在事故中丧生,令人既愤恨又同情。深感安全责任大于天,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做好安全管理是每个人的责任。
安全事故源于四方面的原因,人的失误包括设计不当或操作失误,物的故障,环境不良,以及管理欠缺,防止事故发生,最关键的还是管理好人的因素,提高每个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我们能够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下需要很多人付出大量心血。每次参加安全培训,我都会很感慨,平平安安,实属不易,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
我们工业化社会,随着技术进步,能源(包括电力)、机械给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安全隐患。消除隐患,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工作和投入,需要很强的安全意识。生产和工作中承担起安全责任,安全要求和规定。出现安全事故一般情况是在多个的环节同时出现了安全隐患,安全问题的情况下发生。因而,安全治理要全员共治。
安全管理中有一个重要的海因里希法则(Heinrich's Law)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Herbert William Heinrich)。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提出300∶29∶1法则。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因而要避免不安全行为,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
安全事故源于三方面的原因,人的失误,物的故障,环境不良,以及管理欠缺。事故发生时往往不是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而是两个及以上防范措施失效导致。人是最关键的因素,人的失误造成风险的比例更大,环境因素、物的因素也都受人的因素影响。因而有效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是保证安全最根本的方法。
人的因素分成三类问题。一是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在设计、操作中缺乏预见风险或有效防范风险的措施和能力;二是缺乏安全意识,为图省事儿、省钱不守规则、规矩;三是人自身的生理缺陷导致的,比如我们视线有盲区、盲点,我们有视觉错觉,我们疲劳、虚弱和紧张焦虑的时候缺乏耐心,精力不集中、反应迟滞等。
第一、第二类问题需要通过教育和选拔具备相应知识和意识,提高人的素养,加强管理解决。第三类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提高减压抗压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解决。让人能够有能力,进行压力、精力的自我调节,处于良好状态,这样就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和防范,危险的发生,防止不安全状态。
日常生活当中,也有非常多的,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习惯,需要非常的注意。例如,厨房地面不要有水,不要乱放物品,否则容易滑倒绊倒,除摔伤风险外,厨房空间狭小,还有一些炉火、高温的油和食物,容易造成摔伤、烫伤。我们随时在使用手机,但的时候在走路,特别是过马路的时候,开车的时候,一定不要使用手机。使用手机的时候,不要随便乱走,因为在走动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力无法放到观察周围的环境上,也容易出危险。客服熬夜习惯,熬夜后增加自己的疲惫感,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增加安全风险。
做好自身的管理,特别是自身精力管理,学习一些有效的方法,多做运动,规律作息。即是对社会企业负责,更是对自身和家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