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的确脑洞大开,不过开了以后,就整个身子飘到了空中,找不到可以落脚的地方。终于还是没有看完,关了暴风影音,躺到床上,突然就想到了《孤独的幸存者》。
《孤独的幸存者》是改编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次阿富汗“斩首”任务,变成了一个自杀任务,最后只有一个人幸存。电影采用写实手法,尽量还原战争的残酷和暴力。脑洞看似不大,其实细看,有许多细节都经过了想象处理。以突出人物形象和内在冲突。正是这些细节的处理,使影片呈现一种理想主义色彩。
这让我想到一个话题:艺术想象力,脑洞大开了以后,是浮在空中还是脚踩大地?
艺术需要想象力,但不是有想象力就是艺术。抄袭加搞笑再加无厘头,如果这也是想象力的话,那最有艺术性的应该是精神病院里的病人。
想象力是需要底蕴的。
《百年孤独》的脑洞就很大,我在读时,一边感叹于作者的脑洞之大,大到把人类几百年文明史都装了进去。《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脑洞也很大,匪夷所思的情节背后,是对战争和人性的深刻把握。《树上的男爵》脑洞也很大,想象的背后是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二元对立的反思。《美人鱼》的脑洞很大,大得没边、没底、没节操。
想象的底蕴,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这真实,是现实也是未来,是人心也是人性,是反思也是展望。《辛德勒的名单》中,当党卫军军官命令手下,在把犹太平民驱赶到广场后,这名党卫军军官在一架钢琴旁坐下来,优雅地弹起了贝多芬的曲子。这是下达了开枪的命令!导演的脑洞在处理这个细节时开到了最大。我一直想,这才是一流导演的脑洞。高雅与暴力、美好与丑恶、现实与理想、人性与命运,这么多对立或交织的因素揉合在了一起,难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这才是真正的想象力,这想象力,建立在对历史深刻的理解和对人性清晰的洞见之上。历史,就是最大的真实。没有历史纵深的想象力,只不过是异想天开的谵妄。
想象的底蕴,来自于超越的情怀。当思想超越自我、庸俗,才有可能走向真实深处。那天,我随便看了几分钟《安居》,实在看不下去了,只能关掉。当艺术作品只是贴标签似的概念解读,或者只是“官本位”思想的臆想时,除了恶心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我所说的自我,是要有意识地去“讨好”,无论讨好的是文化、政府、观众,还是艺术。对艺术理解的空洞与平乏,就是最大得庸俗。
想象的底蕴,来自对细节的狂热。经典的对话本身就是最好的细节。《美人鱼》的对话除了要刻画人物内心的苍白和情结的捉襟见肘之外,我实在看不出还有什么。听说美国一家电影公司招人,应聘者需要背诵整部莎士比亚喜剧。我想,这要求的背后,正是对何为艺术的真正理解。那么我们呢?我不是艺术生,具体的招考细节不清楚。但我是一名多年送毕业生的高三老师,我清楚许许多多进入艺术殿堂的学生是连一篇《琵琶行》都背得颠三倒四的。我不相信这样的学生理解力能够高到哪里。说这些话,不是想批评艺术生。
脑洞开了,这是艺术需要。但是脑洞大开需要有底。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消费娱乐的时代,但也还是有些人想认真地观看和思考的,这些人能够欣赏脑洞大开,却无法忍受脑洞没底。
因为,他们不想让自己的智商受到愚弄。